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7大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制定了产业发展路线图,提出了各领域发展的标志性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2010年占我们GDP的比重大约只有3.8%。现在提出了通过“十二五”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架构基本建成,达到占GDP 8%左右的目标。
同样,日前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正式发布,提出要重点培育10个产业集群和100个骨干企业,预示着物联网产业将迎来新一轮投资潮。
这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使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发展迎来新的发展时机,也势必会推动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战略性升级。从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来看,基本经历了由“单个企业→同类企业集群→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演变,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只有集群化发展,才会激发出更大的能量。从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政策走向看,优惠政策将可能逐步从区域倾斜转向技术倾斜和产业倾斜。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集群形成,势必会形成一批以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势必也会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地产的选址、开发、运营。
从土地政策角度来讲,国土资源部要求编制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专项规划,细化各类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要求,引导产业用地紧凑布局、集约发展。同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制定差别化政策。从土地资源上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产业地产的发展,这对于我们国家以此为基础平台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资源节约,继续大幅降低土地消耗强度具有一定的市场引导作用。而深圳市政府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1+6”文件等的出台,则在地方性政策执行细则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深圳则有可能成为全国率先享受到国土部等相关部门战略新兴产业用地优惠政策的城市。
但是,以光伏产业为例,现实中我们必须面对的是我国光伏产业也集体陷入了困境。这也是我国整个战略新兴产业现状的真实写照。如在聚集了40多家光伏企业的浙江省开化县,曾经风光一时的光伏工业园,如今已是空城一座。
尽管在光伏市场一片萧条之际,全球最大的民营清洁能源企业汉能控股集团却张开收购大网,完成对美国太阳能技术公司Miasole的收购,以示对于这些战略新兴产业的看好。国土资源部也在研究制定差别化地价、供地政策,深圳市政府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1+6”文件等已经出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光伏产业马上就可以进入春天,光伏工业园等新兴产业路子还很漫长。
从光伏产业园上演“空城”计的背景及原因来看,光伏产业园上演“空城”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那么,光伏产业园上演“空城”计,对于我们有哪些启示呢?且看以下三方面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点值得我们思考的,那就是光伏产业不是靠补贴政策和新兴产业振兴计划挣够解决的问题。
2025-06-25 08:29
2025-06-25 08:19
2025-06-24 10:45
2025-06-24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