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苏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娄士强:“房妹”背后 实名让网络反腐更有力

来源:齐鲁晚报  娄士强 苏州房掌柜  2013-01-21 01:48:31
[摘要]实名制下的网络爆料,给相关部门应对网络舆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一句谎言都有可能消解相关部门的公信力。 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按照决定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为 ...

  实名制下的网络爆料,给相关部门应对网络舆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一句谎言都有可能消解相关部门的公信力。

  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按照决定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几乎在决定公布的同一时间,香港成报记者杨延方在微博上实名举报郑州市房管局一名官员的女儿拥有11套经济适用房,与出面“辟谣”的郑州市房管局你来我往,演绎了一场一波三折的“房妹事件”。

  此前一段时间,社会上掀起网络反腐的高潮,既有官员在被调查后“落马”,也有一些官员被证明是遭到恶意中伤,如何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一时成为议论的焦点。新出台的决定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这一方面使网络反腐爆料变得有根可寻,爆料人的言论要受到更明确的法律约束,反腐材料只有具备真实性才敢登上网络;另一方面,也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必须用真相来面对公众,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遮掩和推诿。两者相加,网络反腐的效力必然大大增强。

  新决定的一大特点就是“后台实名制”,发帖人的真实身份有了保证,爆料内容的可信度也就提高了。在此之前,网络反腐有很多不靠谱的形式,有匿名发帖的,有假借他人名义的,虚拟世界的造谣者很容易逍遥法外。相比之下,实名举报是最有力度的,这次的“房妹事件”以及此前的雷政富事件都属于这一类。有了“后台实名制”,通过网络爆料腐败实际上都成了有根可寻的实名举报,爆料过程的专业性和爆料内容的真实性必须经得起考验,那些企图利用网络虚拟性的造谣者就不敢兴风作浪了。在“房妹事件”中,杨延方敢于实名举报,就是凭借手中拥有可信度极高的材料,最终也经受住了官方调查的考验。新规之下,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没有了立足之地,意图恶意中伤他人的爆料者,考虑到法律后果也不敢妄为,过滤掉那些缺乏真实性的东西,留下的是更可靠的反腐依据。

  实名制下的网络爆料,给相关部门应对网络舆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一句谎言都有可能消解相关部门的公信力。在身份认证体系下,敢于通过网络举报的人,想必已经做足了“功课”,更容易获得公众的信任。对于被举报的官员和部门来说,需要应对的不仅是举报人,更是网络反腐背后反映的民意,因为这里面不乏知情人。企图用谎言掩盖真相,或者是不经调查就贸然回应,都是站不住脚的,“房妹事件”中郑州市房管局的屡次“辟谣”屡次被揭穿,就是实例。从一开始的“房妹”并非领导亲戚,再到房子并非经济适用房,郑州市房管局一个又一个的“官方回应”,被不断爆出的真相批驳得体无完肤。事件背后的一波三折,既是真相浮出水面的过程,也是谎言被揭穿的过程,同时还在不断消解着当地有关部门的公信力。在实行实名制后,应对网络反腐,相关部门的唯一出路就是详细调查、公布真相,反之就是作茧自缚了。

  “后台实名制”的初衷是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无形中给网络反腐构建了一个更具真实性的平台,爆料人脱掉了虚拟的外衣,被举报者及其所属部门也不太可能再像以往那样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遮掩和推诿,法律阳光下的网络反腐会更有实际效力。

分享到:
责任编辑:蒋鑫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苏州公积金新政,7月1日起正式实施!
  2. 2时间的契约:十年一墅,龙湖作答
  3. 3阳澄企业总部园:解码阳澄西岸总部经济的跃迁之路
  4. 4紧急通知!湖东顶豪四批次取证!
  5. 5园区人才房来啦!有新鸿基环贸广场、招商序......
  6. 6好消息!园区这里即将通车!
  7. 7全维示范区匠呈 | 以江南之名,重新定义“宋式风雅”
  8. 8苏州惊现“容积率革命”:砍掉593户,为92%低密墅境让路
  9. 9苏州↔张家港,以后只要15分钟!
  10. 10好消息,绿城桃源里再次领证,合院+叠墅!总价567万起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