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年,受银行信贷紧缩等因素影响,整个市场成交的氛围尚没有回归到“量”的轨道上来,尽管下半年以来各类“救市”政策出台,楼市年底也出现了“翘尾行情”,但是,大多数大中城市成交量仍然同比2013年下滑2-3成,个别城市成交量甚至同比2013年下滑4-5成。
从2015年年初大中城市市场库存及去化周期来看,大多数大中城市楼市库存仍然偏高,2015年市场仍然普遍性面临着“去库存”的压力,此时,对于大多数中小房企来讲,仍然面临资金面的紧张的压力。
房企资金面危机现象频现
从房企2014年销售业绩来看,能够完成全年销售业绩指标的企业仅为少数大型品牌房企,比如、恒大地产、万科、中海地产、融创、旭辉、招商、新城、越秀等这10来家;大多数房企销售金额仍然会同比下滑,无法完成年度销售业绩指标,而中小房企下滑尤为明显,并且大型房企与中小房企之间出现了更加明显的“分化”趋势。
与此同时,2014年以来,受到银行信贷紧缩、“钱荒”、销售业绩不佳等因素的影响,房企深陷资金链危机的现象频现。继2014年年初浙江出现兴润置业房企倒闭破产的现象之后,中小房企频频出现资金面的危机。比如广东光耀集团、青岛君利豪集团、南京福地、西安浐灞·新天地、赛高国际、紫翰庭院、汉城湖畔项目的四家开发商、杭州中都集团等。2015年初,由于前期激进扩张、销售业绩不佳、银行惜贷等因素,房企也没有摆脱资金面危机的基本面,比如,佳兆业在新一年的年初就频频陷入资金面危机的传闻。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进入2015年,即使2014年下半年以来各类“救市”政策出台,楼市在年底也出现了“翘尾行情”,但是,市场库存偏大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楼市“惜贷”常态化的基本面也没有改变,对于大多数中小房企来讲,2015年仍然会面临资金面的紧张的状况,仍然有可能出现的债务违约风险。
2015年三类房企或将瞬间“轰然倒下”
笔者认为,在2015年银行“惜贷”常态化的市场背景下,即使大多数一二线城市市场基本面良好、开发企业不缺资金的情况下,大家也普遍对未来市场预期感觉到不确定性,尤其是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更多的债务违约的市场风险。那么,谁将是2015年即将瞬间“轰然倒下”的房企?这些即将瞬间“轰然倒下”的房企具有哪些特征?
从2014年大多数资金面暴露出问题的中小企业来看,融资成本与拿地成本偏高成为其企业经营层面较大的问题,比如,浙江兴润、光耀集团等资金链危机事件也与融资成本与拿地成本偏高密切相关,而此前的盲目拿地或盲目多元化扩张使其资金面状况更加恶化。
从2015年上半年银行信贷大背景来看,即使央行降息也不会改变银行继续“惜贷”的行为,从实际市场表现来看,银行对于中小房企的贷款仍然是比较谨慎,并没有出现实质性松动,银行等金融机构不会无限制再给房企更多的“救命钱”,甚至当前金融机构为了控制投资风险已经开始对于中小企业“停贷”,这些因素成为2015年年初类似于佳兆业等这样的房企出现资金危机的导火索。
从2014年-2015年上半年整体市场大背景来看,总结下来,城市或区域板块库存量大,销售去化压力较大;产品定位偏高端或有部分缺陷,无法与市场需求匹配,或者在楼市大环境遭遇低迷期阶段遇到销售瓶颈;房企在主营业务之外盲目进行多元化扩张,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激进拿地进行扩张,导致土地成本与开发成本较高都有可能导致企业面临销售压力,从而导致房企面临资金面的问题。
2025-06-24 10:45
2025-06-24 08:05
2025-06-23 22:44
2025-06-23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