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苏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国内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中国未来楼市“黑天鹅”:大型的房企或倒闭和被收购

来源:  中国证券报 苏州房掌柜  2016-12-21 04:53:27
[摘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本轮房地产调控自“9·30”以来,部分城市取得明显效果。专家认为,调控短期内难言宽松,监管层将密切关注明年房地产市场变化,同时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本轮房地产调控自“9·30”以来,部分城市取得明显效果。专家认为,调控短期内难言宽松,监管层将密切关注明年房地产市场变化,同时政策也要保持灵活性。此外,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也将成为明年房地产市场的重中之重。

  “紧”调控短期难松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在资产荒等宏观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出现量价齐升,其中一二线房价涨幅较大,库存高企的三线城市涨幅较小。国庆节前后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相继出台限购和限贷政策,随后房价涨幅有所收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表示,中央关于抑制房地产领域资产泡沫的态度坚决,本轮调控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存在放松环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几个热点城市追加新一轮收紧措施表明前一轮调控效果并没有达到期望值,也表明决策层“抑泡沫、控房价、防风险”的态度坚决。考虑已出政策的后续效力边际会衰减,预计政策有深化、加码的可能,且这种“紧”格局不大可能在2017年上半年发生改变。

  2017年楼市将迎来一个短的调整期,总体将平稳回落,但具有不确定性。《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6—2017)》指出,未来楼市调整幅度和时间长度取决于调控和改革力度。空间上,市场调整将继续呈现差异化。

  值得注意的是,虽调控在不断收紧,量价情况也在掉头,但调控本身并不希望房价持续下跌。连平认为,这可能导致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幅度过大,引发上下游产业及延伸金融领域的负面连锁反应。

  部分城市房价存下调压力

  业内人士表示,需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情况,防范风险。明源地产研究院副院长刘策认为:“明年房地产市场主要风险在微观层面,宏观层面市场风险和信贷风险等大风险可控。但在一线城市量价齐跌预期下,开发商融资压力和回款压力较大,尤其是2016年高价拿地的企业压力会更大,可能出现一波并购整合潮。”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明年房地产市场风险主要聚焦在三方面:其一,要警惕市场突然大降温风险,进而引起市场恐慌;其二,要防范部分2016年高价拿地和高价买房风险出现,此时要防范一些资金风险;其三,要防范其他投资品市场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干扰,比如资金大规模流入到股市等。

  未来,不排除地产市场出现“黑天鹅”事件。中城联盟现任轮值主席、世联行董事长陈劲松认为:“首先是土地财政。土地财政是中国房地产的根本制度。1987年拍卖第一块地,马上就满30年了,未来值得密切关注。其次是预售制度。可能会从中国香港的预售制度,过渡到欧美的预售制度,时间节点在2019年前。”

  在刘策看来,所谓的“黑天鹅”事件从宏观上判断概率低,如果调控时间和力度超预期,微观层面的“黑天鹅”事件可能会有大型房企倒闭或被收购,不排除前几年通过激进拿地加杠杆方式进入行业排行榜前列的开发商倒闭或被收购。

  从价格角度看,某国有银行分析师认为,明年热点城市会面临房价下调压力。量下来后,价格就有下跌的动力。另外,从地产小周期看,经过暴涨后也存在下跌压力。但这只是短周期和局部的,若供求关系仍得不到改善,房价中长期上涨压力仍存,甚至可能再次以房价暴涨方式回归。

  从市场角度来看,预计2017年整体市场将趋冷。刘策认为,首先在市场层面,预计市场销售额和成交面积将回落,不及2016年,主要受制于一线城市严厉调控及三四线城市的库存压力,同时由于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新开工面积也会有所下滑。其次,市场分化将持续,但与2016年相反,一线城市可能出现量价小幅齐跌,二三线城市量价趋稳。再次,在开发商层面,预计将面临资金链紧张,存在降价跑量压力。

  房产税再成关注热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金融政策宏观上要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主购买,严格限制信贷资金流向投机性住房。土地政策要落实人地挂钩政策,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分配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盘活城市限制和低效用地。

  在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看来,建立长效机制意味着政策在今后发展的基础上会有所转向,这一转向在于把房地产发展和民生、城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既保证它的发展,又防止价格持续上涨给民生带来不利影响。以重庆为例,重庆这些年房价没有怎么涨,但经济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作为中国来说,希望房地产是民生项目,而不是简单的靠卖地、卖房子的钱来支撑经济发展,希望实现一种良性发展机制,只有这样才能长远。

分享到:
责任编辑:王艳娥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从金鸡湖到阳澄湖:苏州下一个财富高地,藏在这片湖岸线里
  2. 2本月执行!苏州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
  3. 3苏州7月10日成交播报:住宅一手21套、二手223套
  4. 4苏州7月9日成交播报:住宅一手30套、二手212套
  5. 5苏州7月8日成交播报:住宅一手22套、二手191套
  6. 6刚刚!土拍3宗宅地15.48亿
  7. 7狮山金茂府 | 登峯者,看见自然生长的力量
  8. 8狮山金茂府 | 登峯者,看见自然生长的力量

新闻推荐

  1. 1狮山金茂府 | 登峯者,看见自然生长的力量
  2. 2苏州公积金新政,7月1日起正式实施!
  3. 3时间的契约:十年一墅,龙湖作答
  4. 4阳澄企业总部园:解码阳澄西岸总部经济的跃迁之路
  5. 5紧急通知!湖东顶豪四批次取证!
  6. 6园区人才房来啦!有新鸿基环贸广场、招商序......
  7. 7好消息!园区这里即将通车!
  8. 8全维示范区匠呈 | 以江南之名,重新定义“宋式风雅”
  9. 9苏州惊现“容积率革命”:砍掉593户,为92%低密墅境让路
  10. 10苏州↔张家港,以后只要15分钟!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