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工商局日前发布消息,截至去年底,苏州各类市场主体累积已达到112.78万户,其中,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3.14万户、注册资本总额13839亿元;私营企业43.37万户、注册资本总额20860亿元;外资企业2.01万户、注册资本总额1310.48亿美元,经济社会发展体现出强大后劲。
“2016年,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放管服’一体化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使简政放权和事中事后监管得到有力强化,近一步激活创新创业的活力。”苏州市工商局局长刘海东说,去年,苏州工商着重在完善消费维权体系建设、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落实商标战略、促进行业自律管理和市场主体诚信自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落实推进“两聚一高”发展要求和回答“创新四问”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依靠改革,苏州市场主体不仅进入快速增长期,也进入活力爆发期。去年,全市工商系统及市场监管部门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放宽住所登记条件、企业“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全程电子化等商事制度改革新政全面落地,同时开展“开放企业名称自查”“企业简易注销”等改革试点。统计数据显示,至今年1月10日,全市已核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37.9万户、电子营业执照11.6万张,总量居江苏省前列。此外,在改革的有力推动下,苏州分别在年内实现各类市场主体突破100万和民企总量突破100万,也成为全省首个取得如此成绩的地级市。
与体制改革并行的,是苏州以企业信用监管为核心、以企业年检改革为依托,积极构建的具有苏州特色的企业信用约束机制创新。通过实施企业年报、随机抽查、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等制度,企业年报率有了新提升。2015年全市企业年报率88.6%,位居全省前列。推动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在大市全部上线运行,积极履行“双告知”职责,至今已累计推送审批信息23万条,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建成,信用约束作用初现,至今已将7.12万户次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向社会公示,25.9万户次个体工商户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其中,已有1.79万户次企业、6.25万户次个体工商户在登记注册、银行开户、申请贷款、招投标等领域受到限制,主动纠正错误、请求移出、信用约束作用初步显现。在“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评选活动中,苏州去年又有21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目前已累计拥有国家级“守重”企业74家、省级“守重”企业313家、市级“守重”企业1687家。
虽然各类市场主体总量持续增加,但在苏州决策层看来,提升市场的总体竞争力,关键还要助推企业良性发展。
去年,苏州积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全年共助企融资超2200亿元,其中办理股权出质登记1194起,助企融资1774亿元,办理动产抵押登记3012件,担保主债权551亿元。与此同时,苏州工商以开展“护航品牌”专项行动为抓手,全年新指导申请注册商标超45万件,新上报认定中国驰名商标5件、省著名商标102件,并深入开展“双打”行动,提升品牌保护效能。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商标总量超过17万件,拥有驰名商标117件,著名商标798件,知名商标859件,扎实推进个转企工作,全年助推“个转企”1500家,让部分市场主体顺利进入发展壮大的活力成长期。
与此同时,苏州强化监管与维权,持续优化市场竞争和消费环境。“我们以关注民生为重点,着力查处各类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深入开展‘放心市场’专项整治。”苏州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苏州组织开展打击传销、规范直销红盾质量维权、取缔“地条钢建筑用材”、公共服务领域供水行业合同格式条款等专项行动,加大对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严重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围绕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和消费热点,苏州还不断加大消费维权力度,改善消费环境,有效促进消费潜力释放。去年,苏州省、市两级放心消费创建先进(示范)企业、行业和单位总量已超1100家,12315指挥中心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等共计757万余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超2100万元,并成功上线运行“点点315”消费维权手机客户端,获得了市场和消费者一致好评。
2025-06-23 22:44
2025-06-23 16:44
2025-06-23 13:50
2025-06-23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