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调控政策面临的两难是,如果放松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则信贷资金难免又一次或明或暗地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房地产领域,那么,房价很可能会扭转目前总体下降或涨幅放缓的态势,而恢复迅猛上涨的势头。如果紧缩货币政策以打压房价,则中国经济增速将无可避免地加速下滑。
三、认清房地产本质属性,托宾税推出势在必行
在全球,房地产形式是产业,本质却是金融;在中国,房价形式是价格,实质却是税收。
为什么在货币稳健的背景下,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行政调控措施在取得卓有成效的同时,会带来经济下滑的综合效应?
从金融角度说,现代信用货币发行的依据,从根本上说是以商品物资保证为基本依据。按信用创造学派的说法,信用就是货币,货币就是信用;信用创造货币;信用形成资本。
而以房地产作为抵押物或作为信用的评判指标,是金融机构的偏爱,房地产交易价格的上涨下降,通过市场比较法的传导,最终会演变成货币和信用的急剧扩张和急剧收缩。
譬如,次贷危机后,虽然美国、欧洲等较着劲开动印钞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在救市过程中从0.8万亿美元增加到2.2万亿美元,这增加的1.4万亿美元的负债,可说是开动印钞机狂“印”出来的,但为什么世界流动性反而突然消失了?关键在于房地产价格涨跌对信用存在着扩张收缩效应。
当时伴随着美国房价的下跌,美国的货币乘数也急剧下降了,原先美国的货币乘数一直维持在9左右,而到2008年11月份时已下降至5左右,欧元区情况也差不多如此。
2008年10月23日,格林斯潘在美国众议院作证时曾说,住房价格稳定是目前金融危机终结的一个必要条件,当房价最终稳定时,市场就会开始解冻,投资者将尝试重新进行较高风险的投资。在此之前,政府采取积极大胆的措施支持金融市场是正确的做法。
在货币稳健背景下,采取限购限贷行政措施,一方面能取得立竿见影稳定甚至降低房价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冻结住”货币乘数的副作用,并进而“冻结住”全社会流动性,给宏观经济带去下行压力。
而从财政角度讲,财政财政,有财方能行政。有学者甚至认为,地方政府竞争体制是中国经济这些年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地方政府竞争体制的最重要支撑是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虽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与土地相关的政府非税收收入,二是与土地相关的有关税收,三是地方政府土地抵押融资所得;但土地财政的核心是土地出让金收入。
由于政府实行垄断性供应土地,类似于古代对食盐、酒、茶等实行专卖,土地出让金实质就是一种变相的税收制度安排。因此,土地财政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税收制度安排。
2025-06-26 08:31
2025-06-25 08:41
2025-06-25 08:29
2025-06-25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