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苏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国内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业内人称房地产牵一发而动全身 应尽早开征房地产税

来源:  经济观察报 苏州房掌柜  2017-04-09 05:45:01
[摘要]始自2015年下半年的又一轮房价上涨,在持续的高压政策面前却步。截至目前,已经有20余城市加码调控。2017年因此可能成为过去十年来房地产调控政策最严厉的一年。

  始自2015年下半年的又一轮房价上涨,在持续的高压政策面前却步。截至目前,已经有20余城市加码调控。2017年因此可能成为过去十年来房地产调控政策最严厉的一年。

  在中国经济基本面未发生大的改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房地产去库存以这样的一种戏剧性方式演进,出乎所有人预料。在此轮调控前,不仅一些热点城市一房难求,甚至三四线城市也开始出现房产热销的局面。而对于中国买房人来说,不论你是谁,被界定为刚需还是投资客,面对的似乎是不变的问题:房价还会涨么?现在要不要买房?如果说,过去十年的任何一个时点上,答案是肯定的——买房无疑是一件正确的选择,那么现在呢?或者换句话说,房价是否已经见顶?

  朱宁说自己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身为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他说:“这个是最难的一个事情。我也不尝试做这个事情。”

  2016年,朱宁用中英双语出版了一本书《刚性泡沫》。在这本书中,他写道,相对于房租和居民收入而言,中国房地产价格很可能已经不能简单地用高昂来描述。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高估值,很难通过市场经济理论,或者当代金融理论框架来解释,而是必需要通过中国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向整个经济,特别是经济中的某些特别部门,提供或隐性或显性的刚性兑付的担保,以达到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这些投资领域,保证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和投资本金的安全,和强化投资者预期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视角才能理解。

  这是朱宁的视角。多年前,他在耶鲁大学攻读金融学博士,导师是罗伯特-席勒。2013年,席勒因对资产价格实证分析方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也是行为经济学的开创者之一。2014年席勒访华期间,朱宁与席勒做过有关中国房地产的讨论,席勒当时的回答是:还没有掌握足够的证据来断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处于泡沫,“虽然直觉告诉我房价已经非常高了”。不过他又说,我们很难在泡沫破裂前确切地知道这是一次泡沫,对房地产泡沫的预测就更难。

  过去两年中,朱宁一直是房地产泡沫的警示者。在他看来,比较可怕的是大家都用一个很短的视角去看今后长期的趋势,“我觉得人特别容易犯这个错。这可能是形成泡沫最深层次的行为的原因”。

  也正是基于此,在提交给某官方权威机构的一份书面意见中,朱宁曾给出过他对政策的思考和建议。

  朱宁提出,应该采用更加多元化,有包容性的经济发展目标,同时在官员考评体系中更多纳入诸如财政可持续性、居民幸福感满意度、环境保护和公共设施提供等更加多元的考评指标。他认为,鉴于房地产和相关行业对于中国GDP增长的直接和重大贡献,以及政府官员考评体系长期偏重短期GDP增长速度和地方政府财政主要来源于房地产及相关领域,地方政府有强烈的推高当地地价房价、拉动当地经济增长速度的动机。

  朱宁坚持,应该尽早开征房地产税。他相信征收房地产持有环节税收,既有利于抑制房地产领域投资投机需求,也有利于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可持续的税收来源,从而减弱地方政府推高地价、增加土地出让收入的动力。

  某些城市的房价高企,一方面和人口流入、需求增加有关,一方面也是由于地方政府限制土地和新开工项目供给,人为地制造供不应求的气氛和恐慌性购买的基础。基于这样的判断,他建议增加土地供应、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的供给。

  朱宁被称作行为经济学的中国传承者。朱宁开始做经济研究时,主要是研究微观经济行为和市场的互动关系,比如他有一篇论文分析股指期货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但是在回到国内的这几年,他逐渐转向了宏观研究。他觉得行为经济学也许适合于回答这些问题,尤其是在中国。

  以下是采访实录。

  关于泡沫的机理

  过去10年里面的四次调控,已经教育了所有的买房者。买房者相信,政府希望房价不要上涨的太快。这有点像2015年的股市,大家说政府希望长牛和慢牛——虽然实际并不是这样。

  我特别想说的是,一旦形成预期,投资者就会觉得说,政府给我形成了某种兜底和担保;一旦觉得有担保,就会加杠杆,加大投机的力度和资金。这种投机的预期一旦形成,其实跟通货膨胀一样——如果大家看到一个价格只涨不跌,那么所有的资金和资源都会投到这里面来。所以,如果采取任何行政的手段压制这种泡沫或上涨,只是短时间压一下,一旦退出了调控肯定还会报复性的上涨。这种预期不扭转,暴涨的情况就可能继续出现。

  在泡沫里面,预期决定了所有的事情。在这里面可怕的事情是,因为这个价格是人为推高的,而且是被预期上涨推高的,一旦不上涨,不会横盘,不是涨就是跌。在低位下跌,风险相对比较可控,但如果是在高位很大幅度的下跌,风险是很大的。这不仅仅是购房者的风险,更大的风险在于银行体系或整个经济。

  我原来是一个比较微观的经济学家,现在比较多地从行为的视角谈论比较宏观的话题,也是这个原因。

  开始写《刚性泡沫》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帮助国际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经济。那时候还是2014年,我觉得,对于房地产泡沫,如果当时推出房地产税,或者增加某些核心地区的房地产供应,对于稳定房价其实是有帮助的。那时候从我的观察来看,其实限购不是特别有效,而限贷比较有效。现在很大的问题是,不管政府出什么政策,即使本来是利空的政策,大家也当利多来读,因为大家会觉得,你现在不让卖,那你以后让卖的话,还能卖个更好的价钱。

  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房价出现过一轮调整。然而因为随后的政策支持导致大家很快就忘记了这一点——即房价是有可能下跌的,其实那时候北京和上海的房价跌过10%甚至20%,郊区可能在30%左右,这是不小的下跌幅度了。但是因为政策本身没有让市场扮演一个调整供给与需求的角色,最后反而是限制了市场,进一步加强了政府的刚性担保和刚性兑付。这种东西会自我强化——房价涨了两年之后,买房者可能觉得明年上涨的概率是55%,涨三年的话他可能会觉得是65%,如果涨了5年,他会觉得房价上涨的概率是100%。

  这是很可怕的,老百姓忘记了房价是会下跌的。比较有趣的是,就房地产市场而言,你必须要区分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其实很多三四线城市即使今年涨了之后,还没有回到其历史峰值。大家可能意识到了,那些市场可能再也涨不回他的历史峰值了。所以,我们看,虽然货币供应量每年11%——12%的增长速度,但是有一大块市场投资人是不会去碰的。这会导致一旦投机起来,他去碰的那个市场投机的强度会比原来更大。


分享到:
责任编辑:吴梦煦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时间的契约:十年一墅,龙湖作答
  2. 2苏州6月29日成交播报:住宅一手141套、二手13套
  3. 3苏州6月30日成交播报:住宅一手141套、二手13套
  4. 4苏州6月28日成交播报:住宅一手305套、二手39套
  5. 5苏州6月27日成交播报:住宅一手177套、二手239套
  6. 6苏州公积金新政,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闻推荐

  1. 1苏州公积金新政,7月1日起正式实施!
  2. 2时间的契约:十年一墅,龙湖作答
  3. 3阳澄企业总部园:解码阳澄西岸总部经济的跃迁之路
  4. 4紧急通知!湖东顶豪四批次取证!
  5. 5园区人才房来啦!有新鸿基环贸广场、招商序......
  6. 6好消息!园区这里即将通车!
  7. 7全维示范区匠呈 | 以江南之名,重新定义“宋式风雅”
  8. 8苏州惊现“容积率革命”:砍掉593户,为92%低密墅境让路
  9. 9苏州↔张家港,以后只要15分钟!
  10. 10好消息,绿城桃源里再次领证,合院+叠墅!总价567万起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