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苏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国内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地产江湖最后的大佬 中国式的地产情节风光无限

来源:投资有道  顾慧妍 苏州房掌柜  2012-07-12 09:50:00
[摘要]即便在史上最严厉的调控之下,房地产与其他实业相比,利润依然更为丰厚。嗅觉灵敏的热钱自然绝不会放弃这个领域。 同时,由于调控,房地产行业融资受阻,急需地产基金为其“输血”。加上行业洗牌提速,出现了众 ...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行业的兼并与洗牌也加速了私募地产基金的分化。

蔡汝雄向记者谈到,目前私募地产基金已经分化为两类,一类是以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依托的基金,其表现出大型化、高端化、银企合作化等趋势。另一类以小规模、无房地产背景的私募地产基金为代表,它们目前已经陷入了募资和寻找项目的瓶颈。

另据张民耕透露,从今年底开始,各基金将陆续有项目进入退出期,届时“是骡子是马”立见分晓。实力过硬的公司将跃上新的台阶,出现“体量”超过50 亿元的大基金。而业绩较差的公司则会被淘汰出局。

这样的局面充分说明,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难,使得创立房地产基金成为各方“共识” ;另一方面,已经建立的私募地产基金,如果没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就将遭遇“成长的烦恼” 。

上述种种也显示了加入该行业的难度,蜂拥而入的时代已过去。

上错花轿?

对中国的私募地产基金,看多者有,看空者更不少。看空的理由是:众多地产基金主要目的仅是作为一个融资平台,导致投资人变相成了” 炒房者“ 。初衷本身就存在问题,何谈未来的发展?

一位房地产开发商向记者表示,一天能收到多个推荐私募地产基金的短信,“ 漫天撒网寻找投资人,给人的感觉就是整个市场充满了混乱、投机的氛围。在国外,私募地产基金是富人的游戏,最低门槛也要几百万美元。”

毫无疑问,和欧美相比,中国的私募地产基金才刚刚起步。在美国,房地产开发的资金来源超过80% 依赖于基金直接融资,而在中国却占比很小,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的50% 以上都来自于预售和银行贷款。

看空的原因还在于企业管理问题。中房信集团研究总监薛建雄认为,目前房地产的财务制度还很不透明,政府的土地增值税都收不上来,也就是说这些小股东的利益跟本没有保障。 “大股东赚钱了,良心好的多拿点出来分,不好的就可能一分不给,让小股东保本就不错了。”

当然,投资者投资理念不成熟也是困扰基金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国外,机构投资者与私募地产基金的配合最为契合,因为两者都追求稳定而长期的回报。而在中国的现实是:人民币基金中,五成以上来源于个人投资者,使整个行业处于” 错配“ 状态。

分享到:
责任编辑:service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登顶姑苏!龙湖东吴原著首开劲销 8 亿 摇号盛况见证顶墅号召力
  2. 2龙湖东吴原著 9.13 万方实景院墅惊艳盛启!
  3. 3龙湖东吴原著 145㎡样板间已开放!现场爆满,9 月开盘
  4. 4吴江黎里大桥正式通车!
  5. 5东吴原著 龙湖墅区洋房9月开盘
  6. 6服务品质如初,龙湖智创生活赢得口碑满堂彩
  7. 7为更好的城市 为更好的社区丨华润置地润BA2025全国业主篮球赛圆满落幕
  8. 8轨交4号线「花园专列」浪漫启程,青云府邀您畅游苏州!
  9. 9龙湖东吴原著9月即将首开!苏州中轴十年孤本墅作待藏
  10. 1032141元/㎡,龙湖东吴原著首批别墅取证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