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积累,很多市民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资金金额越来越多,在一些不良中介的诱导下,少数市民萌生违规提取公积金挪作他用的念头。一些黑中介趁机牵线搭桥,制作虚假凭证,出现了违规骗提公积金的现象,这不仅要给黑中介支付高额的非法佣金,造成个人利益损失,也严重干扰了住房公积金管理秩序,实在得不偿失。
以赛促优内强技能防骗提
8月31日,苏州公积金系统“虚假凭证识别”技能决赛在市公积金中心举行。21名由公积金系统各分支机构经过初赛层层选拔的选手参加了决赛。
技能决赛分笔试和实物辨别两个环节。半个小时的笔试主要围绕目前我市住房公积金各类别提取所需提供的材料要素展开,而实物辨别环节则要求参赛选手在五分钟内辨别出10份提取材料的真伪,对于辨认出的假材料,要说明疑点所在。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用于实物辨别的10份材料,包括购房合同、销售发票、房产证、身份证、结婚证等。“光泽度相差很大”、“号码印歪了”、“发票水印有问题”、“图章的颜色不对”、“凹凸感不明显”、“摸上去太光滑”……参赛的选手仅通过眼看、手摸等,在几分钟内就辨别出了材料的真假,足见工作人员平时在提取公积金审核过程中的谨慎细致。
“根据违规提取公积金时有发生的情况,提高工作人员全方位识假能力和建立长效预防机制是当务之急。”市公积金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此,市公积金中心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全市公积金系统精心组织了“识别虚假凭证提取公积金”技能竞赛活动,内强素质提升工作人员的识别能力,更好地锤炼队伍,从而进一步规范公积金提取行为,确保资金安全。
据介绍,竞赛活动也是为了积极响应市总工会、市级机关工委、市纪委《关于开展苏州市机关暨窗口服务行业“提素质、强服务、促发展”业务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从今年3月起,结合公积金提取业务特点,在全系统52个网点,包括10个大厅全面开展。竞赛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6月底前,全系统8个分支机构分别进行了初赛。第二阶段,在初赛基础上,市公积金中心针对全系统在识别虚假凭证提取公积金业务实践中遇到的较为复杂或者共性以及疑难性问题,采取通用知识考试与虚假凭证实物辨别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决赛。
以赛促学、促训、促优,正是通过技能切磋,全市从事公积金提取业务的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得到了全面提升。据了解,公积金系统共有223人次参加了两轮激烈竞技,参加竞赛的人员包括委托承办银行经办人员,参与面做到了全覆盖。通过竞赛,使所有从事该项业务的工作人员都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了识别的方式方法,提升了预防和识假技能。
2025-06-23 22:44
2025-06-23 16:44
2025-06-23 13:50
2025-06-23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