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訊:2013年,在蘇州最珍貴的雙湖絕版地塊,融創和綠城聯袂打造的最重要作品蘇州桃花源橫空出世,以傳統技法復興蘇州園林,引來了全國各地文化名流、地產大佬、財富圈層的全面關注,創造了中式園林別墅“叫好又叫座”的市場神話。
難以置信的15億
歷時4年時間打造,直到今年上半年方才定名亮相的蘇州桃花源,讓市場等待了太久的時間。
今年10月19日樣板區正式公開后,低調的開始了項目的銷售。與傳統的房地產銷售不同的是,蘇州桃花源既沒有盛大的開盤儀式,也沒有鋪天蓋地的銷售廣告,而是依靠之前積累的文化效應和財富圈中隱秘的傳播實現了難以想象的市場奇跡。
在項目正式銷售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幾乎靠著文化圈和財富圈的口碑就完成了10億認購額。之后2個月,這一數字迅速到達15億,在2013年蘇州桃花源的開發商融創綠城給蘇州和中國的高端市場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創造了中式園林產品“叫好又叫座”的熱銷傳奇。
蘇州桃花源一期房源,不僅打破了蘇州別墅的價格記錄,在全國范圍內也是罕見的高成本高價格項目。業內人士表示,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價格2000萬的產品能夠在短時間內熱銷15億,是國內大多數開發商無法想象的。近幾個月來,即使是在北京、上海這樣的高房價地區也沒有可比的案例。
奢華與高調,不再是主旋律
15億熱銷,買家為何而來?許多業內人士將此解讀為中國高端地產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高端地產在近幾年狂熱的開發熱情下,已走入了困境,在財富剛剛開始積累的時期中,奢華與高調自然是消費市場的主旋律。但是隨著經濟發展的日趨穩定,新財富階層對於消費和財富的理解已經開始更加內斂,在歷經了中國地產的黃金時代后,高端地產的消費者,也開始了反思。他們愈發的體味到,西式建筑的張揚大氣與中國文人騷客的低調內斂相違背,他們亟需一種能夠喚醒他們“大美無言”的居住情懷,西方建筑的復制與模仿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
這種回歸傳統、回歸東方、回歸內心的情結,在蘇州桃花源的銷售過程體現的特別明顯,傳統蘇州園林的居住模式,展現出了中國豪宅的另一種形態——東方居住:不再是金碧輝煌的牆壁,不再是石材堆砌的立面,而是高度手工化,包含了歷史和文化高度的建筑。
蘇州桃花源展現了完全不同的豪宅境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打造,定制木門窗,手工鋪成的路面,假山大師搭建的假山,在千年的文化傳承中尋找力量來定義豪宅,讓市場看到了中國高端地產的另一幅畫面。
文化比地產更有價值
盡管桃花源採用的依舊是當代地產的開發模式,但是在開發過程中不斷復興東方居住文化的想法,才是贏得市場的關鍵。
高端買家們在面對桃花源的時候,不再是考慮應用了哪些高成本的材料,妝點了什麼奢華的元素,而是用文化的眼光來審視居住。
同時,文化界也罕見的對一個地產項目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收藏大家馬未都、園林藝術大師葉放、文化評論家陳冠中、昆曲王子張軍、國家一級導演郭小男、專欄作家沈宏非等大量文化名人的到訪,也讓桃花源的價值再一次得到了升華。
重讀桃花源,青磚粉牆、寬宅窄巷、漏檐景窗、竹林幽幽……無不渲染出濃濃的中國味。正對應了國人心中的一副山水畫卷,青山綠竹,細水長流。
2025-06-25 08:19
2025-06-24 10:45
2025-06-24 08:05
2025-06-23 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