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11日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说,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之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民营银行已列入今年改革任务,目前已选择一些民营资本共同参与首批5家民营银行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开展试点。
据悉,首批参加试点的民资企业有阿里巴巴、万向、腾讯、百业源、均瑶、复兴、商汇、华北、正泰、华峰等。尚福林表示,5家试点银行将按照成熟一家审批一家的原则来审慎地推进。至于何时能挂牌营业,主要取决于这些银行的条件是否成功,挂牌营业的时间主要取决于这些试点银行自身。
此外,尚福林说,此次试点的民营银行与商业银行都是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适用同等的国民待遇,接受相同的监管管理。在这一前提下,此次试点银行还具有一些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突出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试点银行要建立完全由资本说话的公司治理机制,要依法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和开展业务,独立自主地去经营。
二是突出特色化业务、差异化经营。重点是服务小微企业、服务社区功能等。
三是突出风险和收益自担的商业原则。重点是要依法做好风险管控和损失承担的制度安排,也就是说要制定“生前遗嘱”,防止银行经营失败后侵害消费者、存款人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四是突出股东行为监管。防止试点银行成为股东的融资工具。
受发布会利好,沪指上午重新站回2000点,金融板块的银行股、券商股全面飘红。
试点民营银行意味着什么
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大门其实是敞开的。据银监会统计,目前民间资本占比超过50%的中小银行已有一百多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占比超过90%。不过,在大中型银行控制权方面,国有资本处于主导地位,民间资本在整个银行业中仅占10%左右。这种高度集中的银行业态,并非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民资在市场准入方面受到限制所致。并且,银行被当作“金娃娃”一样,被一些地方政府揽在怀中。政府干预银行业务运营和人事任免,既不利于市场资源的配置,也不利于竞争机制的形成。如今,从民间资本入股银行,到纯民资发起设立的民营银行诞生,已经只有一步之遥。
改革开放以来,民间资本曾经有过多次参与银行业的大好机会。遗憾的是,这些民营企业并没有很好地表现。比如,上世纪90年代组建城市商业银行时,监管部门向民资敞开,“中国第一民企”德隆系便控股了数家城市商业银行。然而,德隆系坍塌,酿成重大风险,最后还要国家出钱救助,从而产生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后果。
时下,民营银行又一次来到了历史机遇的门口。民营企业热切地表达着设立民营银行的愿望。
与民资跃跃欲试相对应的,是监管部门的谨小慎微。然而,纯民资发起设立银行本身,却意味着民营银行魂兮归来。
可以预计,由于新设数量有限、利率市场化改革依然在进行,短期内民营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难、促进银行业竞争等方面,不会有根本的改变。但是,随着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退出机制建立,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民营银行外部环境和配套制度改善,其发展空间必将进一步扩大。假以时日,民营银行必将在中国银行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5-09-03 17:42
2025-09-03 17:29
2025-09-02 11:27
2025-09-02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