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苏州人保财险为一处安置小区量身定制了一款“和谐社区综合保险”,为承保的19个安置小区14400户居民提供总额达2000万元的风险保障。据悉,像这样通过保险的方式来提升安置小区的管理能力的做法,在苏州尚属首例。
农民上楼,保险能否化解物业难题
在苏州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洪流中,稳步推进动迁安置小区建设是政府放在议事日程的惠民利民实事工程。伴随着安置小区的拔地而起,城市社区的生活开篇,呼唤各项与之配套的物业管理。一批批传统农民入住现代小区后,其生活方式发生了质态变化。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制约,导致不少集中居住的矛盾和问题发生,产生一些邻里纠纷、人伤赔偿、财产损失等现象,“农民上楼”对物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从调研情况来看,动迁安置小区的物业费基本上是几毛钱一平方,其收缴率仅在50%左右,但碰到的事情很多。有体育设施、儿童设施发生的安全隐患,有出租户的火灾爆炸隐患,有使用煤气带来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无论是人伤还是财损,基本都由政府招标的物业管理单位负责买单,物业管理部门直叹“伤不起”。
为此,苏州人保财险根据调研情况,开发了“和谐社区综合保险”,涵盖了物业管理责任、电梯责任、出租人责任、管道破裂责任、公共设施责任等社区风险,用现代保险的杠杆,为营造“和谐社区”提供保障支撑。
投保该险种的一位物业管理方领导表示:“购买商业保险的考虑,主要是风险转移,同时也是为安置村民办件实事。我们的投保原则是条件成熟一处做一处。”
社区保险,险种选择套餐还是点单
在险种的推广过程,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发现,可选的菜单式险种服务更符合社区的“胃口”,能够让社区管理方根据各自小区的特性、风险状况、居民特点作出险种及投保额度的自由选择。
据了解,这种社区保险险种菜单模式在上海首先推出,它的强项在于组合性强、选择性高、贴近社区管理功能,适合不同社区根据各自的管理重点,量身定制一揽子解决方案。据业内人士介绍,首家投保的安置小区保险方案正是受到了上海的启发,改套餐式的保险方案为可选式菜单,得到了客户的认同。而据了解,苏州人保财险为该安置小区度身定做的和谐社区综合保险总体方案,物业管理方并未全部“勾选”。
物业管理方这位领导表示:“由于小区尚未建设幼儿园,暂时物业的财产很少,且工作人员外包,鉴于这三个因素,我们最终放弃了小区幼儿园幼儿保险、小区公共财产保险、小区工作人员意外保险三个选项。”
记者看到,最终出炉的这份保险“菜单”,为住宅小区通常遇到的各类“麻烦”提供了一揽子解决办法,小区容易碰到的停放电瓶车失窃赔偿、公共设施锻炼赔偿、电梯质量、意外事故赔偿、出租人发生事故造成租用人及其他人损失、管道破裂、堵塞造成的损失基本都涵盖了,保障范围很广。而在各个小险种收费比重上也作了精心考量。
民生保险,互补搭建立体保障网络
今年4月28日的罕见雹灾,造成了苏州地区众多农房损坏和家庭财产受损,保险理赔再次被推上前台。苏州人保财险受理了8000多起民生保险及家财险报案,群众受益于政策性的民生保险和商业性的家庭财产保险在农村普及。
“我们紧密跟踪,目前还没收到和谐社区综合保险的报案。该类险种主要承保的是意外事故,而非自然灾害。如果因为物业责任导致原先可以避免的自然灾害损失发生,这种情况下,是可以依法按照物业承担的责任比例获得赔偿。”苏州人保财险理赔专家告诉记者。
从2009年开始,苏州各级地方政府千方百计为百姓着想,相继实施开办了民生综合保险实事工程,有的还增加了见义勇为、煤气中毒等方面的保障责任,形成了低保障广覆盖的政策性保险保障网络。
此外,原来农村地区家财险投保比率较高,与政府购买的民生保险已经形成保险保障的“高低搭配”。而和谐社区综合保险,则是民生保险从创新起步到发展深化的又一次新尝试。和谐社区综合保险涉及的保险责任,都是原先民生保险尚未覆盖的领域,成为了民生保险保障网络的新补充。
问题导向,保险破题还需体现价值
“社区开出小吃店,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怎么办?”“出租房屋,承租人冬天取暖煤气导致安全问题谁来保障?”“社区的小猫小狗咬伤了人怎么办?”住在安置小区的李阿爹道出的忧虑,在记者看来可不是杞人忧天。更多的担心则是在责任人逃逸的情况下,损失由谁来买单,受害人谁去补偿。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进程中,要让社区成为社会管理的健康细胞,不仅在于拿出钱来解决问题,更在于有一个顶层设计的管理思路,而保险作为其中的一种选择手段,是综合性解决社区管理问题的有效良方。
按照固有思路,用保险来解决社区管理难题,绕不开“保费”、“赔款”,然而保险的功能不仅在于事后补救,更在于事前风险防范。在日前举办的“商业保险的社会价值”苏州研讨会上,苏州保险行业协会会长、苏州人保财险总经理沈丽敏提出“把风险控制放在前面,促使调解成为常规处理手段,有利于社会和谐”。与会专家一致认同:保险的社会价值在于社会风险的减量管理,减少出险概率。通过前期积累的风险数据库,保险公司在承保前风险评估,运用风险等级、定价机制,用“高风险高价格、低风险低价格”引导客户加大安全投入、降低风险等级。
农民变市民要转变观念,城市管理者也要主动转型服务好社区宣传。“什么时候讲保险,在什么场合讲保险,很重要,可以把社区保险的宣传做成口袋书,菜单式的介绍,让群众了解获得的保障,同时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增加投保险种。”一位新闻界的资深人士从另一个角度道出了自己的观点。
有评论认为,未来社区保险还有更广阔的空间,物业保险的现有方案远远不能包括全部,在今后社区管理上,保险业大有可为,养老险、护理险、日间照料保险等将成为支撑社区养老产业、健康产业的有力保障。
2025-09-21 18:55
2025-09-20 19:30
2025-09-19 08:55
2025-09-18 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