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当日首批不动产权证书发放。但市县级不动产登记职责和机构整合工作严重滞后,已成为当前制约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最大难题。有媒体消息称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300多个地市州盟、2800多个县市区旗中,只有50个地市、101个县完成了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占比分别不到16%和4%。
现在社会上比较认同的逻辑是不动产登记——房地产税立法——开征房产税,所以看到不动产登记就和房产税挂钩。其实不然,不动产登记不是房产税的必要条件,取决于国家意愿,跨过不动产登记也没问题,只是征收的标准比较粗糙而已。事实也证明,重庆、上海试点房产税的时候还没有不动产登记,但并不影响开征税收。
为何不动产登记推进阻力那么大?首先,登记工作本身不会给地方政府带来收入,还要相当投入。没有经济驱动力,工作推进速度当然慢。况且眼下土地财政还没有走到绝路,地方政府意愿不强烈。所以,哪天不动产税可以开征了,不动产登记工作推进才会有真正动力。其次,不动产登记和个人财产紧密结合,变相财产公开,这才是真正阻力。近年来不少落马的官员有“集房癖”,比如,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原院长王天朝在2004年至2015年间,受贿房产100套以及停车位100个。一旦登记推行等于自揭家底。
不动产登记工作推进卡壳,但并无解决之道。加强推进力量,靠国家强硬手段是方法之一。须从执行到监管上形成完整的机制,层层问责,执行不利需要承担相应责任,而且时间结点明确,不留半点余地。另外可以采用“迂回战术”,用房产税倒逼不动产登记落实。比如,第一套可以免征房产税,不进行登记自然没法证明到底是第几套房产。届时一定会有很多人想避税,相关工作也就可以顺利展开。至于课税标准是否合理,完全可以掌握信息后再进行调整。
2025-06-23 16:44
2025-06-23 13:50
2025-06-23 13:50
2025-06-22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