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交易量上升到15万套
据我爱我家市场研究中心统计,15年来北京二手房年交易量,已从最初的年均几千套跃升到现在的年均15万套左右,单价、总价也在2005至2007年、2009年两个特殊历史时段呈过山车式增长,当前主城区均价已达到36000元/平方米、300万/套左右的水平。通过经纪公司成交的二手房市场份额也从最初的不足20%到现在的80%,承载的交易量与交易金额预计超过3600亿。
但这个看似庞大的数据还传达出另外一个信号——北京每年交易的二手房占可交易的房子的比例,只有2到4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什么?平均我们算3%,意味着每个北京人33年才换一次房。”胡景晖解释说,因为每年市场上只有2%、3%的房子在流通,所有的房子流通一遍需要30年。
这样的结果,和一部分发达国家有着巨大差距。美国目前的二手房换手率平均8%左右,意味着一个美国家庭平均12年换一次房。
如果北京的二手房换手率达到8%,那又是怎样一番场景呢?“那一年就应该是60多万套的交易量,相当于现在的3到4倍。”胡景晖分析,由于目前的二胎政策和贷款、纳税政策走向宽松,对很多北京人来说,每10年换一次家,或许会变得“很正常”。
购房主力军年龄不断攀升
“跟你说吧,我这房子最主要的还是看学区;孩子从上幼儿园到高中只要都方便,这套房我现在就签了。”昨天中午,站在东直门内的一家中介门店里,30多岁的北京市民刘先生,将自己的购房要求全盘向中介业务员托出。
这是刘先生购买的第一套房子,此前的30多年,他一直蹭住在父母家,直到孩子出生才计划添置房产。按照我爱我家的大数据计算,10年前他如果买了房,将会出现在当时22岁以下的购房人群体中;而今,能够在22岁以下购房的人,变得寥寥无几了。
我爱我家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还有一些22岁以下的购房人出现,而到了2015年,柱状图上几乎已经没了标志着22岁以下年轻人的蓝色。原本26岁到30岁的人是购房主力军,而随着房价的增高,这部分“主力军”力量被逐渐压缩,31岁到35岁的人群逐渐增加。
“现在的购房人都已经成长,购房人群已经迭换一代人。”胡景晖说,据我爱我家市场研究中心统计,2006年二手房购买人群中,70后、80后占比分别为52.4%、27.2%,经过十年的变迁,当前70后、80后占比分别为29.2%、54.4%。如今的二手房市场中,80后成为购房主体,相对的是,70后已经退出了主力购房人群。
“看到这张图我发现确实我老了。”胡景晖感叹。10年内,90后的购买者占比从原来的0.4%变成了4.1%,增长了10倍有余。而41岁到50岁以及50岁以上人群,在这10年中几乎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