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敢给融创打包票,因为境外债权人始终是第一道关口。而至此,上述市场消息也还未获得融创方面的证实。
“但是换句话说,就算融创搞定了境外债权人,郭老板跟生命人寿也还是横亘在中间的一道坎。”上述人士进一步强调。
郭老板、生命人寿的心思
值得关注的是,在郭老板宣布回归后的一系列动作中有个不得不提的角色—生命人寿。甚至有分析认为,如果融创无法和债权人达成共识,佳兆业最有可能的接盘者将是现任二股东生命人寿。
“那么,生命人寿成为融创收购的阻力就不难理解了”,辉立证券分析师陈星宇跟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其实也就是一个股东利益分配的问题。本来佳兆业被收购就是不得已的事。如果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比如能融到资,或者业绩改善等,自然是不愿被收购的。
“而对于生命人寿而言,除了拿出大量资金的投入以外,本身可能就与管理层有若干其它协议,所以,担当的角色自然超出一般投资者。”
除却融创与佳兆业、生命人寿之间的博弈,协议上留给融创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了。
据2月6日收购要约公告强调,假设于2015年7月31日或股份买卖协议各订约方约定的其他时间,条件未被满足或豁免(如适用),任何一方可运用酌情权终止股份买卖协议。
为此,目前市场上流传的一种说法是,“在郭老板跟生命人寿有心走悔棋的情况下,其或许想把此事拖过7月,让协议自行作废。”
指出,为阻融创收购佳兆业,郭英成上周与债权人会面,并承诺债权人可提供更佳重组方案,减低投资者损失。
“不过郭英成版的重组方案至今未有透露,或在融创收购建议有效期最后一日前,郭英成才会公布。”
实际上,不论是债权人的阻力,还是佳兆业、生命人寿方面的阻碍,观点地产新媒体致电多位香港资本市场人士得到的一致看法都是,“应该差不多有结果了。”
回顾这起交易,颇为戏剧性的转折无疑是,郭老板回归第二天,孙宏斌在微博上曾回应到:“融创收购及重组佳兆业正在如约按计划进行。对佳兆业的收购及重组继续得到了卖方股东、生命人寿和政府的支持。”
而今看来,是支持还是阻力,谜底揭晓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