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乔布斯,大家都会想到iPhone;提及马云,大家都会想手机淘宝,知道某一天,一个朋友问我,你有没有用过让你感觉最棒的移动产品?我的第一反应是茫然,然后,脑海浮现了一段探索的受捧!
2014年底,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O2O产品,而且是一款关于汽车的移动产品:小牛帮,一个做上门洗车的的移动产品。然后半年内我见证了他华丽转身。
每一个前进得步伐落地都是如此的不偏不移:
让新用户得到,而不是付出:
每个新用户有1分钟的时间来了解你,如果这1分钟没有给他足够的利益,肯能就走掉了,门槛分析:看产品<喜欢产品(服务)<分享体验<再次体验
结论:一开始,就期待做成本高的事情,实惠得到血的教训的。
栗子图:
没有一丝提示、
没有一丝说明
就这样呈现在用的眼前
曾经,我们以为把周围的美车师呈现在用户面前,让他们直接看到周围三公里内距离最近的美车师,就是用户的体验,然而,事实上却是:用户根本不懂在地图上放这些头像是干嘛的,更不知道这个APP的价值在哪里。
专注产品线
1)市面上看到的产品都是成型状态,互联网+汽车,之前并没有很多人涉足该领域,很多东西是想模仿都找不到原版的,因此,只能自己去探索 、钻研用的需求,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想用户需要什么?用户的需求是产品的生命力
2)尝试到一个方向,用户成长,然后增加新功能,产品成长;
3)每个产品或服务的增加是有一定的不可逆的顺序存在的,从简单到复杂,如果逻辑顺序紊乱,则会产品线的丰富过程中遇到困难。
结论:其实每个产品初始的时候产品线都是很单一的,在初始的窘境仅有的项目能够存活下来,也是不容易的,产品单一的好处就是可以作为一个切入口,或者说一开始它就是个切入口,培养用户习惯会相对灵活一些,切入口找到了,未来的蓝图也有了,当有一部分用户已经开始成长之后,就要想办法用最快最稳妥的方式向蓝图迈进。
产品线的丰富,是一个产品的重要环节,只靠单一个洗车是不能让用户成长的,也不能增加用户粘性,所有的产品都应该基于用户体验的,才能打造出真正好的爆款产品,就如以前的小牛帮洗车,刚开始的时候他是没有那么多服务项目的,但是经过市场调研发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洗车的时候,顺便洗一下内饰,偶尔也打蜡什么的,对于产品而言,这就是一个升级的机会,用户有了需求,并且及时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才是真正的基于用户体验。
能为用户解决痛点的产品才是真正好的产品
小牛帮移动洗车经历了从初始产品到现在成为一个最受车主喜爱的APP的过程,从单一到丰富,从被动到主动,用户成长,产品也随着成长,从一开始的洗车,到现在的包含了从洗车到各种养车项目,每一个足迹都是基于用户体验,同时,抓住用户体验的痛点,精准应对,解决了传统洗车排队、洗不干净,甚至路上拥堵也被小牛帮上门洗车解决,能够真正的做到上门服务,就无需用户出门,手机上下单,即可完成从洗车到护理的所有需要的服务,服务完善而且优质,就成为增加用户粘性的主要因素。
最近两年互联网+汽车是最热门的创业项目,大家也都选择以洗车为切入口,但是洗车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简单,所以,伴随着2015年的全球经济不景气,资本市场进入寒冬,很多上门洗车的企业也在挣扎着,甚至走向倒闭,而小牛帮基于用户体验打造众多用户喜爱的爆款产品,才得以快速成长,并得以发展壮大。
2025-06-25 08:29
2025-06-25 08:19
2025-06-24 10:45
2025-06-24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