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诚品旗下有诚品书店、画廊、展演、诚品生活百货公司、餐旅、诚品行旅、诚品物流等各个独立的事业单位,也有非营利的、以推广阅读为宗旨的诚品文化艺术基金会。复合式经营带来了收入结构的多元化,书店收入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一份2010年的数据显示,在当年的诚品营收比重中,商场事业部占59.2%,文化事业部(书店)占33.6%,餐饮收入则占7.2%。到了2013年,诚品营收130亿台币,书店营收占30%左右。
盈利的诚品时常被外界拷问的一个问题是: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如何寻求平衡点?
“没有钱,诚品活不下去。但我心里同时也非常明白:如果没有文化,诚品也不想活了。”吴清友的这席话背后,是诚品不断对外释放出的观点——坚持“人文、创新、艺术、生活”的核心本质。
这体现在诸多方面:台湾的诚品摆放了差不多400个公共座位,从零售店的经营来说,这些公共座位并不符合对坪效的追求;在台湾开了一个表演厅,尽管这意味着一年赔进去400万元人民币,但吴清友认为它是诚品的梦——为平时不能在国家级殿堂表演的人提供一个专业发表创作的空间;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体验感和交流空间,诚品每年举办大约5500场的活动,超过60%是免费的;在“集体创作”概念的引导下,为一批年轻的创作提供免费的创作和展现空间……
“连锁不复制”也是诚品始终坚持的标准,每一家诚品书店各有不同。前述熟悉诚品模式的书业人士认为,只有标准化才能让诚品快速复制和发展,而诚品如果能始终做到不复制,恰恰是对传统的坚守。
住宅开发
诚品生活苏州是诚品第一家完全自持的物业,且规模庞大,这为诚品开发住宅提供了先天条件。
在2014年7月份,苏州诚品的住宅项目“诚品居所”正式开盘,最高零售均价达到了6.5万元/平方米。
据公开资料,诚品居所包含两种产权的住宅,总共292套。一种是95-172平方米的非毛坯公寓,产权为40年,一共216套,销售均价4.5万元/平方米;另外一种是285和363平方米的大平层,一共76套,销售均价为6.5万元/平方米,总价超过千万。目前,363平方米大平层已经卖完。
虽然卖起了房子,但郎正中认为,这不同于一般的地产商做地产:“我们把它视作城市文化生活的作品,这也是诚品一直想做的。我们一开始就希望把人的生活和住宅、城市、阅读打造在一起,构成一个文化生活圈。”
值得一提的是,配套开发住宅的模式虽然能带来资金上的迅速回流,但对尚无太多开发经验的诚品来说,很难一一复制,且这也取决于诚品和地方政府的沟通、是否能够取得自持项目以及项目是否具备一定规模等方方面面的条件。
在诚品即将入驻的上海和深圳,诚品依然选择了以往的承租模式。上海诚品坐落于上海中心的B1楼、52层和53层,总面积不超过1万平方米,预计明年开业;在深圳,诚品选择和内地房企华润置地合作,将入驻2017年下半年开业的深圳南山华润城“万象天地”。
“在大陆城市的选择上,我们仍要依据诚品的形态来判断,它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来支撑,需要一定的对这种文化生活方式的认同。”郎正中说。
认定大陆实体书店业市场依然潜力无限的郎正中,对诚品在内地的未来充满信心,但他也强调,诚品会保持一贯平稳的发展节奏,不会快速复制和扩张。
2025-06-23 13:50
2025-06-22 15:45
2025-06-21 13:11
2025-06-21 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