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2年2月2日起实施。作为全省首部湿地保护地方性法规,《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全市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21项,恢复湿地面积2.8万亩,投入资金3.8亿元。其中建成项目9项,恢复湿地面积1.34万亩,投入2.35亿元;在建项目12项,预计今年年底全部完工,投入1.45亿元。一年以来,湿地保护取得了哪些成果?市农委日前发布了《条例》实施一年以来我市湿地保护情况报告,记者进行了深入了解。
14.2万亩
湿地公园保护湿地面积比去年翻一番
位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入口处,有一架巨大的“水风车”,这里就是著名的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就在这个小长假期间,许多市民开着车来到这里。其实这里并没有太多的旅游项目,人们只是想在这长长的滨水木栈道上走一走,面对青翠摇曳的芦苇荡,感受一下由于在城市里工作而久违了的清新空气。
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站长冯育青介绍说,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控制土壤侵蚀、补充地下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比如在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域气候功能上,湿地就有它独特的优势。”冯育青介绍说,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过多,湿地由于其特殊的生态特性,在植物生长、促淤造陆等生态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由于湿地环境中,微生物活动弱,土壤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十分缓慢,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湿地土壤和泥炭层,起到了固定碳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条例》实施后,根据各地区湿地资源特点,积极推进湿地公园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3个,省级湿地公园5个,市级湿地公园9个,城市湿地公园1个,数量位列全省第一,保护湿地的面积也由去年年初的6.2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4.2万亩。
84291.43公顷
自然湿地保护面积比前年增加近七成
湿地公园只是苏州湿地保护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目前我市自然湿地保护率上升至26.3%,受保护面积达到84291.43公顷,比2010年增加14939.17公顷,增幅达到了69.6%。
事实上,在1986年-2003年间,苏州全市水域面积减少了136.7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金鸡湖。2005-2009年期间,全市湿地面积减少了3.1万亩。作为湿地重要组成的水稻田,更是从1997年的350万亩,锐减至2011年的128万亩。苏州市东郊、常熟市南郊的低洼圩田(种植水生植物)全部消失,湿地保护迫在眉睫。
根据《条例》对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要求,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建立湿地保护小区入手,扩大湿地保护范围。2012年,我市启动了湿地保护小区建设工作,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政府分别批准建立了长江湿地保护小区,工业园区管委会批准建立了金鸡湖、独墅湖湿地保护小区,全市湿地保护小区面积达41.5万亩。
这些湿地保护小区服务于地方生态建设,并予以特殊保护管理。包含单个湿地斑块面积在8公顷(含8公顷)以上的近海与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或宽度在10米以上、长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湿地可以申请湿地保护小区。湿地保护小区范围内禁止或限制对湿地保护小区生态、景观、文化、休闲价值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的活动。截至目前,我市共划定湿地保护小区5处,有效遏制了湿地资源减少和退化的趋势。
每年4800万元
生态补偿金惠及两湖流域96个湿地村
而建立湿地保护小区、开展湿地恢复工程等湿地保护行为以生态效益为主,基本没有经济效益。因此,自2010年我市率先在全国实行湿地生态补偿机制以来,市、区两级财政对沿太湖、阳澄湖共96个生态湿地村进行补偿,补偿的资金每年4800万元。三年来,沿线村保护湿地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水源地、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记者了解到,根据现行的补偿政策,对太湖、阳澄湖及各市、区确定的其它重点湖泊的水面所在的村(简称生态湿地村),按每个村50万元予以生态补偿。湿地村的行政区域应与太湖、阳澄湖及各区确定的其他重点湖泊水面接壤。
而补偿资金则用于三方面:一是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对重要生态湿地所在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农户进行补贴;三是发展镇、村社会公益事业和村级经济等。
700多个
自然湿地斑块将全部纳入数据库
从远古走来的湿地经过历史的洗礼,很多都能保存原貌。然而,有些湿地却被不同程度地切割,变成相对稀疏、分布散乱且连通性差的小块湿地。最小的超过8公顷,相对较大的面积则在30公顷左右。而在这些湿地中,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我们暂且称之为“斑块湿地”。“斑块湿地”虽小,却与景观大的湿地一样,拥有“地球之肾”、“固碳化工厂”等功能,并能帮助人类抵御自然灾害、保持生物的多样性等。记者从湿地站了解到,一个智能化的湿地管理平台,目前也正在建设中。苏州自然湿地斑块有700多个,无论是重要湿地还是一般湿地,都要纳入征占用前置审核管理。2012年,我市对每块湿地的图斑进行了清晰的勾绘,确定地理坐标和四至。通过一年的努力,我市初步构建了湿地斑块数据库,正在进行动态变化的测试。
2025-06-27 09:11
2025-06-26 08:31
2025-06-25 08:41
2025-06-25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