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针对社会关注的“校园欺凌”事件,教育部长袁贵仁昨天表示,要坚决防范、坚决制止此类事情,尽最大努力使发生率降到最低。
袁贵仁在当天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说,所谓“校园欺凌”主要是同学之间蓄意、恶意形成的一些不安全事件,有的来自校外,有的来自校内,这些事件关系到中小学生的安全健康而受到广泛关注。
袁贵仁说,对教育部门而言,首先要加强学生教育,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一些有不良倾向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情绪控制能力,同时要提高更多同学的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意识,通过学校教育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
同时,要加强学校的管理,包括构建学校的安全网络,对发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制止、及早化解、及早给予批评教育,避免小毛病变成大错误,甚至走向犯罪。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团结、友善、和谐、相互尊重的环境,防止孩子们受社会不良风气的侵染。
此外,袁贵仁说,还要加强依法惩治,建立健全校规校纪,并通过修法、释法,让那些恶意造成重大伤害的欺凌者受到纪律、法规、法律的惩治,承担应当承担的后果。
袁贵仁透露,近期将会同有关部门对“校园欺凌”事件开展专项督查和专项治理。
全国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袁贵仁在回答记者“愿不愿意回去当乡村教师”问题时说,当年他以中学教师身份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曾做好充分准备学成后继续在农村中学任教。
当前教育的城乡差距仍客观存在。加强农村教育,关键要把农村教师队伍建好,而建好的根本是农村的教师能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这涉及农村教师的补充、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农村教师的水平等诸多问题。
袁贵仁说,去年国务院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已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做了全面的部署,当前正从多方面正在积极推动落实该计划。
具体措施包括:统一城乡教师编制标准;拓展农村乡村教师来源渠道;切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包括将对所有乡村教师进行生活补助;职称评聘要向乡村教师倾斜;要加强城镇优秀教师向农村轮岗交流;不断加大乡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推广乡村教师县聘校用等。
2025-06-24 10:45
2025-06-24 08:05
2025-06-23 22:44
2025-06-23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