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一场阳澄湖创客年会,在相城区反响不小。短短四天共征集海外人才项目857个,博士占60%、硕士占38%。站上相城的舞台坦陈创业心路的,甚至还有原央视主持人张泉灵。
梳理相城区“人才驱动创新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轴,一条创建“众创之区”的脉络跃然纸上。新一代创客的创新事业,成为加快推进全区深化改革和后发崛起的新动力,成为驱动创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这种创新创业的热情,从写字楼、实验室里,一直向田间地头蔓延。创业者,有海归博士,也有农门子弟。
在高铁新城的创客空间,一眼望不到头的格子间,正渐渐填满。在这里工作的,大部分是“铁的”一族。一座高铁站,为他们的梦想缩短了时空。37岁的天津人赵志国,把开拓南方市场重心移到了苏州高铁新城。由于办公场地、设施免费提供,他算了一下,按照现在100平方米的办公规模,租金的市场价每月至少1万元,而这样一来,可以节约年支出的20%左右。
以高铁新城“创客空间”为代表的创业孵化器,正在加速成势,涉及农业、智能家居、数字文化出版、电子信息、互联网+、智能制造等等,从面向点、从区向各板块延伸。阳澄湖数字文化产业园青睐数字出版、文化创意、软件、互联网、电商的创业者;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西交创客”致力科技创业孵化;高铁新城创客空间专注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孵化;阳澄湖国际科技创业园开园运作,中科院南京分院相城健康产业育成中心、上海理工大学苏州精密制造研究院获评市级引进研发机构,苏大相城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究院加快建设,高铁新城离岸孵化器(上海、北京)、苏州小样青年社区、望亭农业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器成功启用。
创业者租下一张办公桌,就可以享受到低成本、开放式的工作空间,还有培训、融资、贷款、技术咨询、法律维权等一站式“保姆”服务。随着一个个创新创业新空间的崛起,相城已悄然释放出“洼地效应”。在高铁新城打拼的张青,去年入选阳澄湖科技领军人才计划。他领衔的米粒影视,曾制作全球票房超过2亿元的动画电影《龙之谷-破晓奇兵》。
相城区去年重磅出台“阳澄湖人才计划”,重奖创新创业人才。这个奖励到底有多“重”?这里面包括了安家补贴、扶持资金、工作场地、中试厂房、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筹资担保等等。2014年度,共有233人享受这项政策,其中的17个科技领军人才,最高可获超400万元的资助。
“阳澄湖人才计划”还是一种高层次人才培养理念,因地制宜,接地气。
作为一名资深创客,林亚萍的创业路,代表了一部分大学生回归农田创业的决心。经过6年多努力,这位毕业于扬大植物营养学专业的研究生,已拥有自己的农业科技公司和农产品品牌,成为小有名气的草莓专业种植户。2014年,她入选阳澄湖农业领军人才,并带动了10余名毕业于北大、南农的高材生干起农业。
留美水产博士刘青华,在阳澄湖现代农业园建特种鱼类智能化养殖基地,并成功繁育美国鲥鱼、金斑鱼等珍稀食用鱼。由此,他于2012年成功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实现相城该项目零突破。
同样是留美博士,2013年,夏继波被引进到到相城区创业。他的“核酸、蛋白的荧光标记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人社部2015年度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资助。这也是相城区首个获评“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
相城坚持人才强区,在集聚人才中发力打造创新创业后发崛起的新引擎。如今,展开相城的产业画卷,文化创意产业、智慧农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一个个产业集群竞相绽放,人才驱动创新发展正描绘后工业时代的相城蓝图。
2025-06-28 14:45
2025-06-27 17:56
2025-06-27 09:11
2025-06-26 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