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工作评职称的人
大多都有这么一段艰辛史
就是“抗战”职称外语和职称计算机
从明年开始,这段职场“抗战”将正式画上句号
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将不再是职称评定的“拦路虎”
昨天,记者从江苏省人社厅获悉,从明年1月1日起,我省的职称制度中,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相关政策将有重大改革,不再将外语水平与职称评审挂钩。
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我省各类专业技术资格,对职称外语水平原则上不作要求。对县及以下基层单位、年龄满50周岁的、已取得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或外语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外语水平要求不高的系列(专业),一律不得将职称外语作为申报和评审的必备条件。
与此同时,取消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我省各类专业技术资格,不论层级、不论单位性质,一律不得将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职称申报和评审的必备条件。
省人社厅副厅长朱从明表示,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政策调整,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聚力创新精神的重要举措。职称外语和计算机不再成为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资格的门槛,有利于树立鲜明的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科学评价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素质,为广大人才松绑,克服以往专业技术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准备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等弊端,引导广大专业技术人才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新创造创业活动。
从“硬杠杠”变为“加分项”
政策的调整,并不意味着职称评定今后会彻底和外语“绝缘”。
记者了解到,人社部门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外语和计算机知识更新,积极引导广大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不断提升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今后,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内容,由专业技术人员自主自愿选择参加国家承认的各类考试,考试合格可登记当年的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时学分。
这也将意味着,外语和计算机将不再是人才评价“硬杠杠”,而是人才自我镀金的“加分项”。人社厅文件中还注明,如部分行业确实需要评价外语水平的,不得作为申报必备条件,可作为评审时的参考因素,按评审权限事先报经同级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同意,并向社会公开。
朱从明副厅长表示,职称制度改革是一个组合拳,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陆续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通过深化改革,最大限度释放“人才红利”,为“两聚一高”新江苏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职称外语每年百万人报考 已实行20多年
记者了解到,职称外语考试始于上世纪90年代。1990年11月,随着全国企事业单位首次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原人事部出台《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提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须严格坚持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所规定的能力、业绩、相应的外语水平等基本任职条件。
在各省区市职称外语等级考试试点基础上,原人事部规定从1999年开始,全国统一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并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或晋升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取得相应职称外语统一考试合格证书。由于和晋升、收入挂钩,多年来,平均每年都有约百万人报考职称外语。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职称外语和计算机“一刀切”的要求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发展的需要。“我们当医生的,从住院医生晋升到主治医师需要考外语和计算机。现在当医生最起码得是个研究生,大学里导师们都用外语上课,我们都看全英文教材和论文了,职称考试的时候反过来倒重新要考最基础的外语,其实就完全是‘鸡肋’一块。”一位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不搞一刀切
科学、公平地评价人才
让“拦路虎”变成锦上添花的“加分项”
2025-06-25 08:29
2025-06-25 08:19
2025-06-24 10:45
2025-06-24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