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培养孩子不光需要时间,更需要智慧;下一代的竞争是领导力、表达、创造以及沟通等综合能力的竞争。”近日,睿稚集团CEO、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幼儿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天才宝贝中国创始人刘慧琴女士在苏州举行育儿专题讲座,她指出早教不仅要教孩子,家长的角色定位将影响孩子教育效果。
此次讲座活动也是天才宝贝父母课堂系列讲座的其中一站,在此之前已在浙江、江苏、四川、广东、山东及湖南等全国40多个城市成功举办,活动受到成千上万家长的追捧,讲座也被誉为家长心目中的“育儿专家门诊”。
天才宝贝2004年进入中国,至今在全国已覆盖至57个城市,拥有近百家中心,全国近5万名在读学生。天才宝贝于2008年进入苏州,目前有超过800名在读学生。
育儿专家门诊解疑答惑
爱他,就给他最好的教育——很多年轻妈妈这样想。但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适合孩子?父母应该如何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准确定位自我角色?这些问题,年轻父母常常一知半解,通过上网了解或和朋友沟通交流,显然缺乏系统性,也不能得到较适用的答案。
市民王小姐前段时间还在头疼孩子要不要报培训班的事情,听了讲座后,王小姐豁然开朗:“孩子的成长有规律,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敏感期。3~6岁是幼儿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的孩子,还没有特别害羞的表现,现在让儿子报读类似课程,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的自信,正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的讲座让我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刘女士提到的家长的选择和坚持让我受益匪浅,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帮孩子寻找一个系统化学习的课程或培训机构,并且要长期坚持下去,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时热情,这样对孩子是非常不利的。”
叶女士则感慨地说,“我们自己都好像还没长大,养孩子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刘女士的讲座不仅给了我们很系统的育儿理念,还给了我们大量实用的好建议,这对于我们80后的家长,非常有针对性,如果多一些这种‘专家门诊’似的讲座就好了!”
陪伴孩子成长 父母需要耐心与方法
据相关调查机构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八个城市的1500个样本调查发现,有九成以上的被访者普遍认为综合能力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但调查同时显示,70%以上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有点力不从心。
刘慧琴说,“孩子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如果家长能够一起融入到孩子的学习状态,受益的不光光是孩子,还有家长本身。”
孩子天性好玩,且不喜欢被说教。如果父母能够抱着与孩子一起游戏一起玩的态度陪孩子学习,会发现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举个天才宝贝课堂的例子,如果父母想让孩子明白什么是三角形,不妨一家三口躺在地毯上,头对脚,团队合作用身体拼出形状。孩子不光学到了三角形的概念,全家还充分享受了亲子的快乐受捧。
“做为全球知名幼教领导品牌,天才宝贝不仅仅教孩子12门中文学科及12个英文级别,同样重视家庭教育。天才宝贝认为,家长的正确定位和积极投入,将对孩子消化吸收课堂内容,提高学习兴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说,孩子在英文课堂上学完关于水果的一些单词和句子,妈妈不妨为孩子创造应用环境,如和孩子一起做一道水果沙拉,开心地跟孩子用英语互动交流,当孩子能够流利说出某种水果时,不妨对孩子大加赞美……这个过程,不仅让孩子觉得英语学习非常有用,而且很好玩,同时也增加了亲子感情。互动时,尽可能地用一些句型,尽可能全部用英语表达出来。久而久之,语境和练习会帮助孩子的英语能力大幅提高。
培训机构 选择和坚持同样重要
除上述以外,家长还需要帮孩子寻找一个系统化学习的课程或培训机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家长非常多,热情一过,对于孩子的关注和培养也就慢慢松散下来,这些对孩子的学习都是非常不利的。系统的规划可以有效帮助孩子体验到一个从无到有,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从陌生到熟练的学习过程。
刘女士也提出,培训机构和课程的选择也非常重要,这首先要让孩子有兴趣学,愿意学,这是第一要素;二是课程的难易程度一定要适合孩子,太难太易的课程都会扼杀孩子的积极性,甚至让孩子厌学。
在整个讲座中,家长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纷纷提出了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困惑。以英语为例,部分家长提到自己忙于工作,没空帮孩子复习(学)英文;有些家长甚至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不高,无法帮助到孩子。刘慧琴指出:“持续地陪伴孩子学习对家长是很大的挑战!但只有家长用‘心’,一旦孩子培养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受益的是家长!幼儿阶段是他们人生至关重要的几年,对语言学习更是如此,语言的‘机会之窗’一旦错过,将很难弥补。”
刘慧琴同时建议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父母应有的几个态度:
1、 孩子年龄小时,只要能让他对学习产生兴趣,就是好事,要注意保持;
2、 与孩子互动学习时,一旦发现孩子开始表现得心不在焉,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就马上停下来,中止这次学习,不要再强迫他,以免影响他下次学习的兴趣;
3、 如果为孩子选择了一家培训机构,那就尽量跟上学校或培训机构的学习进度;
4、 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要硬塞给孩子太多或者太难的学习内容;
5、 孩子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父母应该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而非一味的强求结果!等待孩子慢慢成长是父母应持的健康心态!
2025-06-25 08:41
2025-06-25 08:29
2025-06-25 08:19
2025-06-24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