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微博上评论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将成为商战中的经典案例,供商学院的学生和开发商学习。”
中资房企频遭猎杀背后
做空机构在华尔街被称为是嗅觉灵敏的猎人,到处寻找着上市公司的漏洞。他们到处聚拢资金,到处搜罗上市公司(确定为狙击目标之后)的内部资料,甚至不惜派人卧底到上市公司内部。他们过去致力于中小型公司,现在开始攻击中国内地的房地产上市公司。
无论是做空还是唱多,无论是投行、基金还是评级机构,他们对于中国房地产业的热衷只有一个目的:赚钱。
陈思进在《金融让谁富有》中这样写道,2005年高盛进行的投机使它获得接近40%的回报,但到了两年后的2007年,房地产市场的回报竟被炒到了100%。最为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开始后,摩根大通、花旗、麦格理和凯雷等公司已经相继将中国的住宅及写字楼物业抛售,他们集体出逃,账面利润至少为100%,接盘的又几乎都是中资企业。这些华尔街“食人鱼”处于财富金字塔的顶端,劫掠过后立刻撤走。
和这些可以进入中国市场直接收购项目获利的公司不一样的是,近年来,一些海外机构把目光瞄准了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房地产企业身上,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分羹中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成果,期间评级公司无疑是最为活跃的。
“在中国国内上市的企业是不容许机构评级的,因此在香港上市的企业就如同走失羊群的肥羊一样,任凭海外评级机构分食。”一位财经人士向记者表示。
“我们在2010年就遭遇了评级公司的黑手,其目的就是要我们与其开展业务上的合作。”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香港上市的内地房企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无独有偶,6月26日,仅距离融创收购绿城个项目的第四天,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表示,将融创长期企业信用评级和大中华区信用评级体系长期信用评级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理由就是大规模的收购给融创带来现金流压力,公司未来可能会面对更多的债务影响。
随后不久,龙湖地产购入厦门三块土地后,立刻遭遇了穆迪的降级。穆迪称,此举对龙湖具有负面的信用影响,因为龙湖需要利用资产负债表现金或银行贷款为这笔交易提供资金,从而进军新市场,但由于面临不确定的运营环境,因此,这些挑战将抵消龙湖进入新市场的地域多样化措施所带来的益处。
2025-04-06 11:20
2025-04-05 16:40
2025-04-03 09:35
2025-03-27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