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垃圾分类水平参差不齐 二次分类费时费力
居民配合度不高是目前垃圾分类面临的一个难题,更为尴尬的问题是,如果在一个小区内,只有一部分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后续的垃圾分类处理环节仍然需要人工进行二次分类。
九龙坡区是全市推广垃圾分类较早的区县之一,2018年9月,九龙坡区首个无物业垃圾分类小区——二郎街道钢球小区试点运行。借助智能化的分类垃圾回收箱、“绿色账户”积分奖品兑换机等多种手段,市民参与垃圾分类更加便捷,钢球小区也成为重庆推进垃圾分类的“明星小区”。
但“明星小区”也有自己的“烦恼”。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在钢球小区有一个定时定点的集中投放点,可以双倍积分,居民来这里投放的垃圾基本上不需要二次分类。但是每个楼栋下面还有个两分类的投放点,分为其他垃圾和易腐垃圾,投放到这里的垃圾中还是有10%左右是混装的。”
重庆市环卫集团负责九龙坡二郎街道和渝州路街道约30个小区的垃圾运输工作,该集团垃圾分类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称,这些小区的垃圾分类正确投放率约80%,但收运垃圾过程中,工作人员一般都要进行一个二次分拣的粗分,“主要是针对可回收物分类回收利用,再就是将易腐垃圾与其他垃圾进行分类”。
上述负责人进一步解释称,比如可回收物中的纸板、玻璃、金属等物品,因为处置方式不同,所以需要进行二次分类;而易腐垃圾一旦处置不当会对空气、水质、土地造成污染,如果作为资源化利用,还可以提炼出柴油、液化气等资源。
目前,市环卫集团建立了一个700平方米左右的二次分拣中心,主要针对可回收物的二次分选,引进了一条生产线,3名工人每天分拣约1吨垃圾。
管理:避免环保“一刀切” 让市民“拎得清”路还长
为了提高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重庆曾推出多种鼓励政策。
九龙坡区从去年开始进行入户宣传,分发四种颜色的垃圾袋。蓝色是可回收物垃圾袋、红色是有害垃圾袋、绿色是易腐垃圾袋……通过视觉的方式让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有更直观地了解。
两江新区人和街道万年路社区安装了智能垃圾袋兑换一体机、礼品自动发放机、智能垃圾分类可回收箱、有毒有害回收箱等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实施的积分兑换奖品等制度激发了不少居民的积极性,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老人用积分兑换了肥皂、洗洁精等生活用品。然而这样的智能回收设备的造价并不低,一组大约在5-10万元不等,倘若大面积推广起来成本太高,这一笔钱又应该谁来出呢?
对于垃圾分类前端的监管也存在很多难题。比如,不少小区免费让居民领取带二维码的垃圾袋方便“溯源”,但如果居民不使用这种垃圾袋,相关部门也没办法追究混投垃圾的行为。虽然有巡检员、志愿者巡查,但随着试点小区的逐步增加,垃圾分类对监管的需求只会越发增加。
全面推进
城市建成区内35%的街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
目前,主城区已启动43个街镇(占街镇总数47%)试点示范,主城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已覆盖39个街镇、299个社区、1796个小区、68万户居民,其中垃圾分类制度覆盖居民户数比例为23.58%。此外,主城区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3144个公共机构已实现垃圾分类。
今年,重庆所有区县城市建成区、建制镇所在地将全面推开生活垃圾分类。城市建成区内35%的街镇和全市10%的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
今年,重庆还将建成忠县、秀山、万盛经开区3个国家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县,主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8%。
根据《实施意见》要求,2020年,城市建成区内50%的街镇和全市30%的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建成10个市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县、2500个示范村,主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
会议要求,相关市级部门和各区县政府要加大垃圾分类公益宣传的策划投入,健全指导员、志愿者队伍,按照计划每月组织主题宣传活动,以机关、学校、社区等为重点,深入开展入户、入校宣传和“六进”“小手拉大手”等活动,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让垃圾分类成为全社会的行为习惯和文明风尚。
完善系统
2022年建成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实施意见》要求,2022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基本建成。
市城市管理局局长谢礼国介绍,重庆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能力正在不断提升。
目前,全市建成运行垃圾焚烧厂5座,主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比例达到90%,填埋场1座、餐厨垃圾厂1座。全市建成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站(点)8980个、危险废物利用处理设施45个,建成投运生活垃圾二次分拣基地(站)18个。
接下来,重庆将继续推进建设洛碛垃圾综合处理厂、第四焚烧厂、走马和夏家坝垃圾二次转运站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处理能力。
力争明年,主城区生活垃圾全部实现焚烧处理。
另外,重庆还将加强餐厨垃圾排查整治和全链条监管,做到从垃圾产生到处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进一步加快推进洛碛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力争今年年底建成投用,餐厨垃圾处理率达到90%。
在厨余垃圾处理体系建设上,重庆力争在今年年底建成投用洛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并启动规划建设二期项目。该项目力争2022年建成投用,基本满足主城区厨余垃圾的处理需求。
(房掌柜整理自重庆晨报、华龙网、重庆日报)
2025-06-27 09:11
2025-06-26 08:31
2025-06-25 08:41
2025-06-25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