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北京透露出来的养老用地优惠政策将降低土地保证金(竞买底价的5%),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养老综合用地竞拍。同时,也将设立严格的审查制度,重点审查投标企业的性质,重点防范企业借“养老”之名行“地产”之实,但是,仍然不可避免开发商把养老地产作为“拿地模式”,而不去做运营。
回顾这两年的养老地产热,从操作层面来讲,其实真正做养老地产项目的房企少之又少,并且能够做的盈利的也不为多,从这个角度而言,尽管表面上养老地产市场的蛋糕十分得大,并且也诱人,但是,现阶段能够带来效益的并不可取。虽然北京将设立严格的审查制度,重点审查投标企业的性质,重点防范企业借“养老”之名行“地产”之实,但从其推地规模来看,2013年北京市国土局将会陆续推出约7块养老综合用地,仅仅约7块养老综合用地,从政府角度来看,和开发商的心态也如出一撤,至今仍在“试水”和探索比较合适养老地产的操作方式。
在“试水”和探索的过程中,政策的操作往往不会是标准化或公开化、市场化的操作方式,这样,势必会出现言行不一,最终将养老地产用地政策变为开发商圈地的工具。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对于政府来讲,北京试水推出养老用地,其他城市或效仿,养老用地或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在这个阶段,地方政府也有可能通过养老地产之名,利用养老产业相关政策,向上级政府申请、圈占更多的土地资源,对于北京来讲,或许因为监管严格可以防微杜渐,防止开发商圈地行为,但是,对于其他地方政府来讲,就难言会步调一致,有可能因此会促使开发企业再次以养老地产用地政策为名,大规模进行圈地,上演养老地产用地圈地潮,最终养老地产用地政策沦为开发商拿地、圈地的工具。
因此,政府推出养老用地,不仅仅要把养老用地政策标准化,还要以公开化、市场化的进行操作方式,同时,仍然要坚持防范以养老之名只开发地产,防止开发商把养老地产作为“拿地模式”,而不去做运营。
2025-06-25 08:41
2025-06-25 08:29
2025-06-25 08:19
2025-06-24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