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淡理由六:政府已明确定调要调控楼市、三线城市去库存、整体去杠杆,抑制资产泡沫、防范金融风险。 房价飙涨引发通胀反弹,以钢、煤为代表的工业品价格涨势惊人,通胀整体也显著反弹,抑制泡沫防范风险成为政府重要任务。因此,10月底政治局会议以及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把“抑制资产泡沫、防范金融风险”作为未来首要目标。
与去年同期会议表述,差别最大的领域正是房地产:房贷加杠杆不可持续。去年的表述是“化解房地产库存,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稳定房地产市场”,今年则是“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这意味着“依靠居民大幅加杠杆买房从而化解地产高库存”既不符合国情,也不适应市场规律,且不利于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新一轮楼市限购限贷政策也已在“十一”期间密集出台。从10月下旬开始,主要城市地产销量增速已经全部转负,11月则继续下降。而“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则意味着2017年对地产投机需求或继续严控,这意味着地产销售有继续下行风险,2017年地产销售、投资增速可能会再次转负,从而拖累总需求下行。
看淡理由七:美元加息,中国要受害、楼市将受累。 近日,美联储再度加息,只加了25个基点;同时暗示2017年还将加息3次,也只比市场预期多了一次。但这已经够了,一颗经济核弹已在全球引爆!而核弹的投放目标中国可谓首当其冲……美联储宣布加息后,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跳水,盘中一度暴跌近400点至6.9316元人民币对1美元;12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贬值219个基点,失守6.95关口,报6.9508,创2008年5月21日以来新低;在美元宣布加息这一周的五个交易日中,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下跌了536点。
不仅汇市,中国的股市和债市也遭受打击。一周内,中国出现了两次股债汇“三杀”;债市“兵败如山倒”,陷入恐慌性抛售,10年期、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在周四开盘后双双被砸至跌停,创上市以来最大跌幅;A股则一度重挫……
美元再度加息绝不是小事。笔者判断,此举意味着中美大国博弈正进入短兵相接的尖峰时刻。中国,必须作好准备:全面防范和应对中美之间的货币战争、贸易战争、经济战争以及各种形态的明争暗斗。
本轮美元指数的上升始自2011年,逐渐结束了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周期。人民币对美元曾在10年内升值37%,但在2014年1月后升值见顶,进而出现贬值趋势并触发近两年多来中国资本的外流,对中国经济形成直接打压。自2014年下半后,中国外汇储备开始转入下降通道,到2016年11月,中国外汇储备已从2014年6月最高点的39932.13亿美元,下降到了30515.98亿美元,降幅达25%,绝对值达9416.15亿美元。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中国的外汇占款又减少3827亿,创下今年以来最高降幅。
中国经济增长下行,主要是因为投资增长下行,而投资增长下行则是因为资本外流。所以,大量资本外流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了直接、致命的杀伤力。
2016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逾6%,且贬值仍在继续甚至加速。2016年12月15日,中国央行将人民币对美元“参考汇率”设在1美元兑6.93元人民币。在美元“鹰式加息”的前景下,假如2017年3月,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至1美元兑7.3或7.4元人民币,大家将不会感到震惊。而人民币若对美元一泻千里,资本外逃会不会加剧,国内投资和经济增长会不会有压力呢?YES!
在美元加息冲击下,中国楼市和股市又将如何呢?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在明年迎来剧烈震荡。 过去18个月中,中国一线大城市的房价涨了三到五成,是由于中国对资本账户长期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资本外流渠道不畅通。不仅如此,历史上美国历次加息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基本均没有造成很大影响。但今天有所不同,在中国楼市已经到达世界的天花板,并在经历了最火爆的2016年政府已经对楼市进行了调控之后,2017年美国加息对中国房地产的负面影响肯定要超过往日。初步判断,由于国内大部分资金集中在楼市和股市,在资金方向转移的情况下,中国楼市和股市极有可能遭遇大幅震荡!
最后,笔者虽然看淡2017年楼市,却希望中国楼市能够稳定。楼市适当降温是没有问题的,侃价则正逢其时;但一定要避免楼市崩盘,因为中国百姓80%以上的财富以及银行一半以上的按揭都依赖于房地产,所以楼市稳中有降是好的,但必须避免崩盘。如果楼市泡沫和汇率泡沫必须破一个,那宁可让人民币超贬,也要稳定中国楼市。
2025-06-23 22:44
2025-06-23 16:44
2025-06-23 13:50
2025-06-23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