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来看东亚那些所谓高收入、高表现的经济体,比如说新加坡。2010年,新加坡的经济增长速度是15.2%,2015年则是2%,下滑的幅度比我国深。我国的台湾201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10.8%,2015年只有0.7%,下滑的幅度同样比我们深。韩国201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6.5%,2015年是2.6%,下滑幅度也非常深。这些高收入经济体不存在所谓体制机制问题,但他们的经济表现很糟。
进行了这样一番国际比较之后,我们就能发现,几乎所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都下滑了,那必然是有共同的外部问题、共同的周期性问题。
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以后,发达国家的经济也没有完全复苏。发达国家在危机前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在3%到3.5%之间,但2015年,欧盟经济增长速度只有1.3%,下滑了两个多百分点。日本推出安倍经济学,想加快复苏日本经济,但201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只有0.5%。在经济慢增长的状况下,欧洲、日本的失业率维持在高位,家庭收入增长也缓慢,消费增长疲软。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经济表现似乎比较好,但2015年经济增长速度也只有2.4%。美国的就业状况似乎比较好,现在失业率达到了危机之前的水平,大约在4.9%上下。但是,在考虑美国失业率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了解美国是怎么统计失业率的。美国的劳动者如果失业,有一个月时间不去找工作,他就算退出劳动力市场,也就不在失业统计之内。因此,要了解美国的就业状况,需要参考另一个指标——劳动参与率。目前,美国适龄劳动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比危机前低3个百分点,为什么这些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去找工作?因为他们找不到工作,干脆就不去找了。如果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美国现在的失业率将是处在历史高位的8%到9%之间。从家庭收入增长等各种统计指标来看,美国的家庭收入状况跟危机之前基本没分别。而且,这次危机在美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其家庭负债过重,危机发生以后,很多家庭要在收入不增长的情况下省钱还债,因此美国的消费增长非常疲软。
这些发达国家是世界需求的主要来源,由于失业率高、家庭收入没有增长,导致消费需求乃至整个世界需求疲软。危机之前世界贸易增长率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两倍以上,在危机爆发以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而世界贸易增长率比世界经济增长率还要低。这当然会影响到每个出口比重较大国家,例如中国、其他金砖国家、东亚那些高收入经济体。就我国来讲,从1979年到2014年,平均每年的出口增长率达到16.4%,而2015年是负增长,下滑了2.8%。今年上半年,我国按美元计算的出口增长率下滑了7.7%。这种状况当然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增长。
出口之外,投资增长也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动力。大家知道,在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每个国家都采取了一些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启动需求、创造就业、稳定经济。我们国内有“4万亿计划”,其他国家也有或多或少的积极财政政策。但这些积极财政政策支持的项目,在5-7年之后都已经建成了,而国际经济还是没复苏。如果没有新的积极财政政策支持的投资项目,那投资增长必然下滑。以我国来说,在“十一五”规划期间(2006年到2010年),平均每年的投资增长率是25.5%。在“十二五”期间(2011年到2015年),平均每年的投资增长是18.8%,下降了7个百分点。而且,“十二五”期间的后几年下降得更多, 2015年的投资增长率只有10%,考虑到投资品价格下滑的因素,真实的投资增长率也不过12%,比“十二五”期间的平均18.8%还是下降了6.8个百分点。这种状况当然会影响经济增长。
那么,拉动经济增长主要靠消费。近年国内消费增长状况还比较好,因为我们的就业、家庭收入增长等方面的状况比较好。以去年为例,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是6.9%,家庭收入的增长率是7.5%,后者比前者高了0.6个百分点;消费增长率也维持在8%左右。其他经济体出口、投资增速下滑的情形跟我们一样,但收入、消费增长的情况比我们差,所以,他们的经济表现就比我国差很多。
整体来看,我国经济增长率连续六年下滑,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这些外部性、周期性的因素。那么,展望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就要看发达国家的经济是不是会复苏,以及要看国内经济自身增长的动力到底怎么样。
从外部来看,发达国家很可能陷入到了长期的停滞。——这是现在国外经常讨论的问题。为什么发达国家可能陷入长期的停滞呢?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发生金融经济危机,一定是内部有结构性问题,只有进行结构性改革,经济才能完全复苏。这在发达国家是有共识的,从2008年到现在有七年的时间,他们每年都在谈结构性改革。但是,结构性改革一直落实不下去。
2025-06-28 14:45
2025-06-27 17:56
2025-06-27 09:11
2025-06-26 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