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双塔街道锦帆路社区活动室内非常热闹,来自心理咨询机构华乐山水的石老师正在与十五六位新苏州人妇女进行互动教学。另一项活动“学做苏州菜”也在公安局厨师的指导下进行。这是锦帆路社区开展的苏州市第二届公益创投项目“携手新希望——新苏州人妇女融入项目”中的两次活动。
锦帆路社区位于姑苏区的核心地带,紧靠观前街,作为典型的城市传统社区,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现有户籍人口4400人,但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工作条件的变化,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已经不在这里居住了,现在实际居住的户籍人口有2200人左右。由于区域内商业发达、住房租金也不高,外来人口大量来此居住,有居住证的新苏州人就有600多人。在混合居住的情况下,新老苏州人之间产生隔阂乃至矛盾冲突难免,在社区管理者和新苏州人之间也存在这种隔阂,相互之间缺乏认同和沟通就使很多工作无法有效开展。为了消除这些隔阂和矛盾,促进和谐社区建设,锦帆路社区开展了“新苏州妇女融入项目”,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带动更多的新苏州人融入社区。虽然这项活动开展还不到半年的时间,但对我市促进新苏州人融入工作来说还是颇有启发的。
启发之一:“新苏州人融入”要有针对性。锦帆路社区在开展活动之前就委托有关机构对社区的人口状况开展调查,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设定四大活动,包括“寻访苏州文化”、“融入苏州市井”、“人际交往—心驿站”以及全方位的“360关怀”。考虑到妇女在家庭中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社区把“新苏州人妇女融入”作为新苏州人融入社区的重点来开展,并围绕她们的需求来设计具体活动内容。针对新苏州人融入社区的第一道难关“语言关”,社区还组织了“学说苏州话”活动,这项活动从10月到12月历时3个月,光讲座就有20多场,不仅社区内的新苏州人积极报名,很多社区外的新苏州人也积极要求参加。
启发之二:“新苏州人融入”要有结合点。融入苏州,新苏州人要有积极性,老苏州人也要有积极性,一个巴掌拍不响,必须把双方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在活动中,社区让新老苏州人结对子,以老带新,同时组织新苏州人参加公益活动和重阳、元旦、春节等节日访问老人活动,激发了双方的价值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同时,社区也主动加强与各类公益组织和志愿者的结合。一方面社区组织活动缺乏必要的资源和手段,另一方面这些公益组织找不到合适和足够的服务对象,这是当前社会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只要社区作为需求方主动联系,各种社会资源就可能会源源注入。
启发之三:“新苏州人融入”要有好抓手。工作没有抓手,就会流于形式。锦帆路社区新苏州人融入社区活动就是抓住了苏州市第二届公益创投项目这个抓手,通过项目的论证、申报、实施、考核、人员的培训和资金的支持,使整个项目的实施趋于精细化,避免了口号化和形式主义。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具体、严格、科学的设计和管理,“新苏州人融入”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1天前
2025-07-07 08:10
2025-07-06 15:45
2025-07-05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