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闭幕的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扩大)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 苏州市委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全 面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的意见(讨论稿)》(以下简称《意见(讨论稿)》)。《意 见(讨论稿)》对我市全面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作出了总体安排,强调必须以 新一轮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创新,阐述了苏州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同时提出了苏州全面深化改革的八大重要领域。
本报记者在会议期间,就“八大重要领域”深化改革的思路及下一步 探索实践的走向采访了有关负责人或专家,一一进行解读。
1争取设立苏州自由贸易试验区
《意见(讨论稿)》提出,要在整合叠加现有政策优势和平台载体优势的基础上,推动扩大开放与转型升级、功能培育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着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力促开放型经济发展,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构筑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体系,积极创建苏州自贸区,并主动呼应对接,用好上海自贸区的“溢出效应”。
1解读推动制造业更好更快转型
如何来理解《意见(讨论稿)》中提到的“苏州自由贸易试验区”?市商务局副局长王志明告诉记者,为了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自贸区,我市因地制宜地设定了“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深化中新合作、深化对台合作”等三大任务,并围绕这三大任务提出了苏州的具体政策诉求。
“苏州首先考虑的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我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位列全国第一,但在原有的体制机制下,还有很多问题难以解决。”王志明说,如果苏州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最终落地,能够为我市实现高水平的现代化积累经验,能够吸引更高端的制造业、更多的服务业进驻到苏州,对外投资也将更为便捷,在海关的特殊监管区内,苏州的税收收入将更高,原先很多不能进行的贸易形态和制造业形态今后都将可以运作,而我市计划用五年建成的区域金融中心,在苏州自贸区内也将有更大的发展。
同时,记者也从市商务局局长唐晓东处了解到,在时间上,设立苏州自由贸易试验区目前正进入完善方案、对上争取的阶段。“整个苏州的转型升级是时不我待,所以市委的整体思路是首先确保部分更为务实的政策,利用园区和两岸合作区争取一些政策的试点,同时全力争取第二批(自贸区试验区)的正式申报。”
2创设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
《意见(讨论稿)》围绕大力推进开放创新综合改革,继续当好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明确要求将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示范区、现代金融集聚示范区、国际科技创新示范区、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区、中新社会管理合作示范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六个示范区”。《意见(讨论稿)》立足工业园区对外合作优势,就进一步深化中新合作,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2解读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
如何来理解“开放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苏州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对“试验区”作了简要介绍。
“试验区”的发展方向:一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为更多依靠内需带动和创新驱动。二是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开放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是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型,建立效能型、服务型和权力约束型政府体制。四是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加快社会运行法治化,能够由社会组织自我管理的都放开实行自我管理。
试验区的目标定位:一是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二是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示范基地。三是打造中国开发区升级版。四是打造苏南现代化建设先导区。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杨知评说,苏州工业园区20年发展下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民生、信息化等均具备良好基础。“园区可以做一些其他地方一下子难以铺开的‘先行先试’。通过‘先行先试’,探索一些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
2025-06-23 16:44
2025-06-23 13:50
2025-06-23 13:50
2025-06-22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