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限牌之所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公众的诸多质疑和诟病,应当不是限牌本身,而是政府施政行为的“半夜鸡叫”形式。
天津机动车已经限牌,苏州还有多远?这样的担心、疑虑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2年底,天津市汽车保有量为236万辆,苏州机动车保有量为235万辆。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苏州机动车保有量已净增10%,接近260万辆。想想看,人家天津是直辖市,总面积达11919平方公里,市区面积达4334平方公里,城市的“骨架”比苏州大多了,尚且被交通拥堵压得喘不过气来,更何况苏州呢?
从汽车新增上牌的速率,以及道路交通日趋拥堵的趋势来看,对苏州老城区实行限牌、限行,应当也是情理之中早晚的事。
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苏州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其中的第六条最受市民关注。该条款把限牌、限行的“按钮”交到了市政府的手里,根据道路交通发展状况,市政府可以择机实行机动车保有量、种类调控;限制机动车使用频率;合理提高机动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使用成本等措施。可以说,这是从法律层面,为苏州限牌、限行扫清了阻碍。同时,通过媒体的广泛解读、传播,等于也是给了市民们一种心理准备、心理预期。也正因如此,不少人才会对天津限牌那么敏感吧。
不过,天津限牌之所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公众的诸多质疑或者诟病,应当不是限牌本身,而是政府施政行为的“半夜鸡叫”形式。15日晚上7时,天津市突然宣布从16日零时起实行小客车限牌措施,以缓解拥堵、污染等城市发展问题。据报道,当日傍晚,位于天津市北辰区的某品牌4S中心就发布了“紧急提示”和“抢牌热线”,宣布通宵营业。同时,天津二手车交易市场也迎来“疯狂星期天”。很显然,对于政府实施的公共管理举措,当地百姓毫无心理准备,只能仓促上阵,手忙脚乱,疲于应对。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限牌、限行不是不可以,而是在此之前,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必须先做好配套工作。譬如,在限牌、限行之前,必须先规划、建设大型公共停车场体系,让换乘的人们有地方停车;必须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让人们能够有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必须建设多种交通工具之间的换乘衔接系统,不让城区居民出行突然之间受到冲击而阵脚大乱。
可以让苏州市民放心的是,苏州即使限牌、限行,也必定是有足够的“缓冲期”的。因为,《苏州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明确规定,市政府在作出决定之前,将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决策程序要求进行。
公共政策的制订过程,也是培养理性公民、构建公共理性的过程。只有融入了充分的公众参与,出台的公共政策才能准确把握利弊得失,才能更容易让公众坦然地接受。
2025-08-30 11:05
2025-08-29 17:06
2025-08-29 16:56
2025-08-29 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