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园区2012至2030年综合交通规划开始公示,而其中首次提及的中运量公交概念也引来关注。
园区北部的青剑湖板块,随着这一区域的开发建设,新建小区可以说是越来越多,但与核心区相连的公交配套却还是显得相当薄弱,像我现在所在的这个阳澄湖大道上的公交站台,通往湖东的线路也只有一条,而根据最近公示的2012至2030年园区综合交通规划,园区将在周边街道,规划三条中运量公交廊道,加强这些区域和核心区之间的联系。
这三条中运量公交廊道中,一号线主要联系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青剑湖、城铁综合商务区和湖西CBD;2号线主要联系桑田岛、斜塘、白塘BGD等区域;3号线主要联系胜浦、斜塘、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等。
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朱建达:我们一般地铁的流量可以满足3到5万人单向高峰每小时,轻轨是在1.5到3万人,中运量的这种客运方式,基本上是在0.6到1.5万人之间。
据了解,中运量公交目前包括有轨电车和BRT快速公交两种形式,一般布局在轨道交通无法到达或暂未到达的区域,时速在35公里左右,明显快于普通公交,而且准点率更高。苏州新闻记者报道。
2025-07-23 10:45
2025-07-22 09:45
2025-07-21 09:53
2025-07-21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