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克尔瑞数据统计,金地2014上半年销售额为165亿元,这个数字在上半年上市房企排行榜中跌出前十,如若其下半年不能在销售业绩上有突飞猛进的表现,其600亿的年度目标恐怕也将无法达成。金地作为曾经赫赫扬名的一线房企,由于激烈的管理层震荡和高地价等问题,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逐渐掉队。
没落的贵族不允许自己沉沦太久。2013年金地集团实现合约销售金额450.4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2%。同时,久违的拿地积极性、开工量和保险基金的资金注入也让金地对2014年有了更多期待。
贵族沉沦之殇
2004年,金地、招商、保利、万科的销售额分别为31.7亿、34.7亿、45亿、76.6亿,业内并称“招保万金”。而9年后,这个数字却改变为:450.4亿、431.97亿、923.33亿、1709.4亿,沧田桑海。2014年,万科甚至已将业绩目标调整为2000亿,目前半年销售业绩已高达1018亿。除招商这个难兄难弟外,万科、保利领先优势明显。
无论是曾经的上海头马景瑞,还是一线明星金地,贵族沉沦的原因中总少不了战略失误。金地的战略则可从其四大明星产品线说起。众所周知,金地目前的产品线有褐石、名仕、天境、世家、格林、风华、未来及社区商业等系列,前四者则构成了金地四大名星产品线,从这些产品线中也可看出其战略的转变。
金地主要以一二线城市作为其主战场,以中高端客户作为其主要目标客群,其四大明星产品线也多落足于此。平心而论,这种战略定位在一二线城市来说无可厚非,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逐步深入,中高端产品的去化也渐成难题,2013年金地结算净利率只有5.2%,甚至不足万科的一半。在中高端产品滞销的时候,金地仍不调整战略实际上也多受制于之前拿地的策略失误。
2007年,金地投入162亿元高价拿地,销售受限后以至于随后近两年无剩余资金低价拿地。2009年,在政府救市政策的推动下,金地仅上海公司拿地支出就超过120亿。随后又在政府调控和楼市低迷的前后夹击下,逐渐迷失。高地价拿地,促使项目定位为中高端客户的大户型高价产品,同时增加了周转速率和销售难度。四大产品线也不得已围绕着高价产品打造,几乎每一个产品线都是如此。
除了拿地策略及受其影响的产品定位原因外,人才流失也是导致金地沉沦的重要原因。
2010年7月5日,金地公司总裁张华纲递交辞呈,至此,被称为金地“三驾马车”的董事长凌克、总裁张华纲、高级副总裁兼上海公司总经理赵汉忠正式分崩离析。至今,原因尚未清楚。虽然金地之后也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新三驾马车”框架,但这一高层变动对于金地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中赵汉忠离职消息被证实时,金地集团股价就曾一度出现大幅下挫6%,几度触及跌停板。
丰富产品系 面向刚需
自2009年起,金地集团就不断推出了旗下褐石、名仕、天境、世家四大高端产品线的项目,随后针对市场状况,又将格林、风华、未来等系列不断丰富,而且不同的产品系列,都非常有针对性的对准了某一类客户群体,也造就了金地前期的辉煌,而这些实际上都得益于其精准的客群分析。
金地根据Profiler价值观采用的是由消费价值观(价值诉求)、购房承受能力(经济购买能力)、家庭结构(家庭生命周期)组成的三维分析表,将客群清晰的分为传统型、奋斗型、现代型、逍遥型及投资客。这些客群实际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至少为“中产阶级”。
褐石系:源自美国波士顿地区的褐石系,多集中于一线城市远郊或二三线城市近郊。其以深浅褐石立面、景观与公共空间、户型和商业配套为标杆要素。外观上,褐石系以三段不同的立面拼接作为其明显的辨识;户型上则以高低院落、层层退台、私家花园和下沉庭院为特点,其细节上卧室及主卫淋浴室皆采用八角外观,增加了独特的艺术美感。其目标客群则定位为格调型中产阶层,户型多以80—120平为主。
名仕系:相对于褐石的红褐色文化,名仕系则走的是城市地标文化。名仕的新古典主义原创立面也相当显眼,其竖向线条分别由三段式建筑构图(顶:现代,中:优雅,底:尊贵)组成。户型上,以室内公共空间和五星级非毛坯会所是其首席标杆要素,作为城市地标其价值点则依靠在对仗工整和经典大气的风格上。景观上,遵循古典主义的基本法则:对称匀称的中线设计。客群为新富阶层和传统尊贵型的中产阶层。
天境系:同样为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天境系是金地最高端的产品,其主打糅合大平层和别墅精华的原创平墅。其外立面上,沿袭了前两个系列的三段式设计原则,着重横向线条的表现,主立面以石材、铝板为主要裁量;在空间规划上,不同于以往豪宅私密性极严的标准,其严格遵循公共空间大于私有程度即40%的私人和60%的公共空间。在户型细节设计上,每户均设计私家泳池、首层主仆大堂、私人电梯、超大阳台、步入式保险柜及紧急避难室等均让住户享受星级酒店服务的服务。客群为钟情典雅的智富精英阶层。
世家系:以产品的材料档次和服务为标杆要素的世家系,外立面同样为三段式构图和轴对称线的法式新古典主义风格,着力体现尊崇传世的理念。其外形方正典雅,建筑细节丰富细腻。以传承经典风范、尊享家族领域和怡情山水胜景为产品主张的世家系,极为注重室内室外的自然融合。客群为钟情欧陆的权富阶层。
格林系列户型
格林系:相比于前四个系列的中高端定位,格林系列相对亲民。在户型上,其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造型简洁,反对多余的装饰,尊重材料的质地,处处充满着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理念。在园林上,也打造运动休闲景观为构图的空间感。
风华系和未来系则目前仍无落地项目,其中风华系首创于苏州,风格预计也将是新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融合。客群则定位为改善型客户。
虽然2013年金地销售金额同比增长了历史新高的32%,但定位中高端、大户型的金地在高周转成风的市场环境下逐渐力不从心。于是转变战略就成了水到渠成的选择,之后的格林系列就充分说明了金地认识到刚需市场的重要性。其2013年年报上也有了“新研发出3条具有东方风情,符合刚需主流客户群的首置首改型新产品系列,满足客户多样化的住房需求”的表述。
改变之路
据金地2013年年报显示,2013年金地集团实现合约销售金额450.4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2%。这些迟到的成就来自于金地出色的战略转变:
1、推盘量增加。仅2013年9月—12月间,金地推盘项目就已高达25个项目;
2、优化产品结构,刚需占比增加。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销售产品中144平米以下约占 69%;目前成交和推盘比例里中小户型占比都在70%左右。此外继续加大高端产品去化力度,通过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及价位区间加快销售速度。
3、加快周转速度。平均开盘周期由12个月缩短至近10个月。
施工中的金地风华
4、掌握拿地时机。2013年金地全年获取26宗土地,总投资额约295亿元,总可售面积超过750万平方米,获取时点集中在上半年及11-12月,较好实现了常态化、周期化的均衡投资。同时加大一二线城市优质资源的储备,如苏州的吴中区地块。
“三驾马车”劳燕分飞后,董事长凌石提出一体两翼的“新三驾马车”战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金地的转型——“以住宅业务为核心,以商业地产和金融业务为两翼”的战略架构。
“一体两翼”战略的内涵被金地基本概括为复合化、国际化;以资本为核心,注重资源整合,将业务延伸至地产金融等上游产业链,以及商业地产、养老地产等专业细分领域,打造能够成功应对周期性波动的企业。金地商置在土地拓展方面,截至2013年末共拥有土地储备约400万平方米,将极大提升未来几年的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据金地商置7月7日公布,6月合约销售总额约6.45亿元,按月增24.5%,合约销售总面积约5.24万平米,按月增19.4%。期内的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约1.23万元。
2013年全年,稳盛投资新增管理规模33.5亿元,总资产管理规模达人民币105亿元;顺利完成UG一期美元基金投资,并已着手筹建二期美元基金。
保险注资 金地崛起在望
7月1日,金地集团发布关于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金地集团再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增持,后者目前持股比例已经达到27.63%,稳居金地集团第一大股东之位。自2013年生命人寿首次举牌之后,其一年半的时间持续增股,也显示了其对于金地和房地产市场的信心。
生命人寿作为其最大股东,外界不免对其房地产专业性产生质疑,而这种质疑实际上是无需顾虑的。生命人寿董事长张峻早年从事过房地产开发,熟悉对房地产公司的投资。之后佳兆业前总裁离职后也加盟生命人寿,这些均保证了其专业性。
生命人寿此前也已有地产布局,主要为“生命金融城”为代表的商业综合体项目,该项目目前已在长春、襄阳、东莞、扬州、西安等地推进。
从以往生命人寿的动作来看,虽然作为股东或股权拥有者(其在佳兆业也有16.03%的股份),其对于公司管理的热情并不高,这对于股权分散管理层强势的金地来说,更有利于中小股东的权益,市场干预也更为有效, 流通股东的话语权相对较高。同时,也增强了金地的市场信心。
稳步加大长三角拿地力度 深耕苏州
据2013年金地年报,金地公司产品结构顺利转型为首置首改主导;“积极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刚需市场”。1-11月新推货中约70%是首置首改产品,今年新推盘的平均开盘认购率达60%。
在6月的公告中,2014 年前5 个月,公司累计销售面积95.6 万平米、累计销售金额126.6 亿,单月环比均有所回升。推盘量也较为饱满,“金地未来两个月的有新推或加推盘计划的上海自在城、上海松江艺境等合计27 个项目,其中,6 月份新推货值预计约为50 亿,相对较高。年初存货加年内计划推盘货值合计达到千亿。”
在拿地策略上,在继续深耕一二线城市战略的基础上,金地“今年继续深耕熟悉的城市和区域, 并稳步加大长三角地区的拿地力度,投资审慎的同时亦有所侧重。”目前近期增加的地块有:金地子公司金地商置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获得并拥有100%的权益的杭州金渡北路项目、沈阳市宝马西项目,另外金地年初在苏州、南京等地拿地,也均符合这一要求。
在苏州土拍拿地现场,金地集团投资招商助理总经理徐俊峰就曾表示,“看好苏州市场,并有长期在苏州发展的打算。”随后,金地集团苏南公司落地苏州后也展示了其欲深耕苏州的决心。随后笔者与金地集团苏南地产公司项目营销部经理葛亚伟交流时,其也表达了深耕苏州的意愿:“苏南公司也落地到苏州,这也表达了公司要深耕苏州的意愿。对于未来的土地市场,公司也会持续密切关注热点地块,继续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