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场的变化非常突然,因为在2013年底的时候,大开发商都是高歌猛进的,整个市场欣欣向荣。过了今年2月份,市场变了,非常快速地跌落。
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和市场的检测数据,实际上6月份各家房企销售都是增加的,但是市场仍然处于一个下行的通道。投资人问我,市场什么时候会好转,我无法给出预测,但是可以从一线市场的反馈来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市场变化的本质
在青春期,你的体重、个头、利润这些有形的指标都是成长的。但是到了成年期,相应的各项指标,变化会非常细微,不能指望个头暴长了
今年的市场变化不是外因造成的,是一次自我调节。我们可以和以往的几次调整做一下对比:2008年的冰冻,是从一线城市传导至三四线,今年很有意思,整个态势是反过来的;2011年更多是政策和人为的因素,比如限购。这两次调整都是快速下行,快速回升。
但是今年真的不一样,2013年8月之后,政府层面基本上没有出台政策对地产施加影响。所以,今年房地产是供求结构从量变到质变的根本性的过程。
我并不认为市场马上要崩盘了,但是压力还是有的。购房需求是有的,只是存在观望的情绪,购房意愿和购房需求本来就是两个维度,城市的能力,包括人口的结构等等决定了这个城市的需求是什么样的。意愿是构成需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市场不好的情况下,需求可能并没有丧失,只是不打算在今天消费了。
真正影响成交的,除了需求,还有意愿。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需求不存在了,售楼处门可罗雀。但是今年为什么6月份的业绩可以冲得上?当我们以价换量的时候,需求还是存在的。我们在泉州台商投资区的项目,三天的到访量是十万人。
我到江阴把各个类别的客群约到一起,面对面地沟通,我问他们江阴需要什么?他们说,你世茂来又怎么样?除非你带给我不一样的东西。江阴普通的老百姓都是三到五套房子,但是真的没有什么好房子,这就是意愿的问题。
我以前学医,人体的病变有两种,一个是生理性病变,一种是器质性病变。我担心的是器质性的病变,但是今年好像不是,因为客户关注度很高,他们仍然关注这个市场。
一线城市,如果愿意以价换量,真实的需求是存在的。但是三四线城市的分化,一定会加剧。我们判断改善型的市场,一定是率先回暖的。
我个人认为,这次调整不是量变而是质变,就像从青春期到成年期。在青春期,你的体重、个头、利润这些有形的指标都是成长的。但是到了成年期,相应的各项指标,变化会非常细微,不能指望个头暴长了。
二、营销体系变革
我这个老大就是做一些后勤资源的整合,他们都有强大的独立权,我们之后会作得失的分析,进行复制和提升
今年的市场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一线城市的变化非常快速和诡异。按照传统的决策机制,我自上而下给一个指标,一线按照这个做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必死。
我们没有办法降价,因为我们的土地成本高。在开盘日,竞争对手的策略随时可能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一线团队要改变定价策略或者开盘流程,这么重要的内容要变,不上报是不允许的,传统就是这样的要求的。
2025-07-02 08:15
2025-07-01 10:21
2025-07-01 10:13
2025-06-30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