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缘编织队”
关爱孩子
在万达社区,有一支由21位热心居民组成的“圆缘编织队”,她们自购材料进行手工编织,并通过网络、社区等平台进行义卖,将所得善款捐给需要帮助的人。自今年1月成立以来,她们累计已捐款22000元。
编织队的发起人朱阿姨是一位外语导游,去年底,她在电视上看到了重庆被摔男童原原的报道,决定为孩子做点事情。想到身边有会手工编织的姐妹,朱阿姨便组织起一支4个人的爱心编织队。自购材料、自己找老师学,利用晚上的时间聚在一起编织。1月29日,编织队为原原汇出了第一批义卖所得款3000元。2月19日,第二批义卖所得3000元善款汇入了泰兴白血病男孩钱禹丞的妈妈凌冬娟的户头。3月15日,编织队又分别在原原妈妈和禹丞妈妈的账户上汇入了1500元和3500元。渐渐地,越来越多的热心居民加入到编织队,目前已有成员21人,最大的71岁,最小的只有16岁。
“股份经济”富了进城农民的口袋
“今年的股红打到卡上了!”一大早,家住新塘社区汇翠花园的张长荣就兴冲冲往银行赶。原来,他收到了银行发来的手机短信通知,今年合作社的股红到账了。张长荣一家在新塘股份经济合作社有62股,今年共分到股红13000多元,比去年分红,每股又涨了10元,每股达210元。“红利每年都增加,股红让我们的钱包又硬实了不少。”
据了解,2006年初,街道辖区7个村顺利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和撤村建居工作,12324名村民持股进城,经过7年多的发展,2013年底,辖区股份经济总资产已达到8.34亿元,累计发放股红1.46亿元,股红收入成为进城农民的重要生活保障。“股份经济发展了,涉农社区也有更多更大的力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街道党工委书记高卫东介绍,街道7个股份经济合作社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努力为社区居民在完善公共基础配套设施、济贫帮困、民生福利方面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累计解决居民反映的切身利益问题200多项,让城北百姓实实在在得到实惠。
喜人的变化让张长荣和老邻里们骄傲不已。“做梦也没想到,老了还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城里人有的,我们都有; 城里没有的股金分红,我们也有。”据了解,目前,各合作社的资产股民共有,股民们由此对合作社的大小事情开始操心起来,股民代表参加民主理财小组,股民代表审议集体资产,股民的收益权和民主权在合作社得到全面保障和充分尊重。
老张的幸福还不止于此,离家不远处,高楼林立的万达商圈让他对城里人的生活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儿子和媳妇都在离家不远的万达写字楼里上班,两个人一年能拿10来万,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说起家庭收入情况,老张打开了话匣子,“以前城北这边都是农田,一年累死累活也就1万来块,现在万达、银都广场都在家门口,好多公司也来了,小辈们都在写字楼里当上了白领。”
股份经济茁壮成长的同时,城北的商务商贸也是越做越强、越做越优。2014年上半年,城北街道实现了经济社会双丰收:经济持续发展,上半年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619万元,完成注册资本39353万元,新增企业284家,净增注册资金35656万元,入驻万达商业广场、银都商务广场等商务楼宇的企业达到869家,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611万元,楼宇经济发展迅速; 社会和谐安定,社保、医疗、就业、退管、计生各项社会服务事业不断完善,药监大楼、苏大附一院等一批配套设施启动使用,硬件条件得到加强,百姓安居乐业,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2025-06-25 08:29
2025-06-25 08:19
2025-06-24 10:45
2025-06-24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