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新种类:非毛坯房质量出现问题,开发商合同履行“缩水”
处理新难点:产品价高,买卖双方互不相让,缺乏相应法规
一套176平方米的非毛坯房,合同约定的交房时间已过了1年零5个月,却还不能使用。提起为此与开发商交涉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金先生连说了三个“闷”字!
据苏州市和工业园区消保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自去年以来,因购买的非毛坯房发生质量问题、开发商合同履行缩水等而引发的消费投诉已有8件,成为房产类投诉中值得关注的一个新种类。目前,各级消保组织在处理此类投诉中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产品价格比较贵,处理纠纷时买卖双方互不相让,处理这类投诉已成为当前维权中的一个新难点。
非毛坯房返修4次没法交房
走进金先生位于东环路某知名房产品牌楼盘内的房子,只见客厅的墙纸、电视墙两边大理石装饰,以及顶部、主卧窗外的墙面等刚刚动过“手术”。金先生说,这已经是自2011年11月份以来的第4次返修了。但是随行的专业从事装饰验收、监理检测的工程师杜小平仍凭目测就找出了不少瑕疵,如新贴好墙纸的墙面上有许多鼓起来的小颗粒,转角处有的地方是圆的,地面大理石裂缝修补痕迹明显等。
据金先生介绍,该套房是其2010年11月购买的期房,176平方米,总价415万元。根据合同,开发商应于2011年11月交房。然而交房当天他就发现,客厅电视墙两侧装饰用的大理石多处裂缝,两处柜门不合,小房间窗户开着,半间地板浸在水中,他当场拒收房子,要求修补好后再收房。至去年4月,开发商第二次通知去收房时又发现,房内又出现了新问题:地面大理石四处出现裂缝,客厅内一垛墙呈对角线开裂等。目睹此景,金先生第二次拒收。就这样至今年3月,每收一次房都发现一系列新问题,前后返修了4次。“开发商态度蛮好,提什么要求基本能答应,但还没使用老冒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实在令人难受。”金先生说,至今物业费已交了近5000元。
两个原因致非毛坯房问题不断
在金先生看来,非毛坯房的一个最大亮点就是要个“精”字,不仅应体现在非毛坯使用的材料、配套的家具等,还应包括非毛坯技术、设计、效果等,为啥会出现如此事与愿违的现象?
缺乏统一验收标准
杜小平认为,关键在于目前各家开发商使用的“非毛坯修”标准是自己定的,而且整个非毛坯工程是分包给各个专业单位,因此就很难保证质量了。与毛坯房交付相比,非毛坯房验房国家只提供了一些推荐标准,如《建筑装饰非毛坯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这就给“非毛坯修”房子添加了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无论是“800元/平方米”还是“1500元/平方米”的非毛坯标准,在没有统一验收规范的保证下就成了模糊概念。
2天前
2025-07-09 10:11
2025-07-08 08:55
2025-07-07 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