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透露,2015年起,四川将对近五年平均供地率小于60%,或超过土地使用合同规定的开工时间一年以上未开工、且未开工建设用地总面积已超过近五年年均供地量的市、县(市),除国家重点项目和民生保障项目外,暂停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暂停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审批。
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经理卢文曦表示:四川对土地管控的措施和近期国土部提出的提高土地利用率一脉相承,目的在于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维持市场活跃度的同时,抑制潜在供应压力的继续放大。
政府通过对土地这一源头控制,房子的增量也会降低。这些措施对房企而言是利好,对减轻库存压力会有帮助。但并不意味房企可以躺在政策上坐享渔利,政府这些作为大约在未来两、三年后市场体现作用,而房企急需面对的是当下供求关系,二者在时间上有错位。政府只能为活跃市场起到一个环境的铺垫性规划,但想化解当下市场压力仍需要房企自身努力。
“控增量去存量”做法在土地市场如此,其实对商品住宅亦是如此。近日中央也发出了缩减动拆迁安置住房的建设,将动拆迁产生的住房需求推向商品房市场的建议。这一方针很有可能在2015年展开,成为主要调控思路之一。与之类似的还有收购社会余房转做保障房的试点展开。
限制土地出让、缩减动拆迁房屋配建、收购社会余房等策略,或导致地方政府的收益直接减少,或直接投资增加。属于政府担负成本,刺激市场重回活跃。在直接收益存疑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虽然会配合中央贯彻这一做法,但理论上也会寻求新的方法来弥补收入的亏欠。比如,动用税收杠杆,像安徽对闲置浪费土地征税,也比如对闲置的房子进行征税。客观上,就有了加快房地产税改革的积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