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到总理答记者问,房地产市场的走向时刻牵动着人们的神经。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提到,中国城镇化进程还在加快,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是刚性的,鼓励居民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长期平稳健康发展。对于总理的这一表态,分析人士称,“刚需”、“刚改”入市,有望为深处“调整”之中的楼市带来新动力,被认为利好今年的改善型住宅需求。
“后续将会放松的政策可能主要是针对有一套房子再买一套房子的改善型需求。”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目前二套房6成-7成的首付比例相对偏高,政策调整的话,二套房首付比例首先可能会出现下调。
李克强总理在谈到房地产问题时还特别强调,房地产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中国国土面积辽阔,有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小城镇,情况各异,所以我们要求强化地方政府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责任,因地制宜,分城施策。
对于调整二套房首付比例这项政策,张大伟就预计政策不会“一刀切”。“一二线城市的改善需求总量较大,借助信贷的需求量也较高,所以调整首付对这些城市将会带来比较积极的影响。”张大伟表示,“不过就三四线城市而言,市场的供应已经相对过剩,二套房贷调整对其影响不大,或不会调整。”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张旭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2015年初楼市的成交起色不甚明显,但是从当前宽松的政策环境以及市场各方预期好转,加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稳定住房消费、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均为2015年楼市向好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2014年房地产市场下滑的重要原因是信贷政策的收紧,如今信贷政策趋向宽松,一线城市初步呈现成交上涨态势,二三线城市的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
两会结束后,各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房地产上,按照以往的政策时点
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在各界人士看来,在本次总理的记者会中,传递了包括房地产、互联网、环保执法等多个方面的重要政策信号。
政策 房地产“分城施策”强调差异性
李克强总理表示,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住房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中国政府要做的,就是要为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提供住房保障。今年,我们在改造棚户区、城市和农村危房方面还要加大力度,分别增加110万、100万套。中国政府有保障群众基本居住条件的责任。
房地产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中国国土面积辽阔,有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情况各异,所以我们要求强化地方政府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责任,因地制宜,分城施策。中国城镇化进程还在加快,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是刚性的。我们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总理讲话重申了政府归政府、市场归市场的态度。在她看来,政府的主要责任是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由政府投入、政府组织,保障房的增加和棚户区改造,都属于这部分。
“今年释放出的信号和往年不太一样,强调第一个是差异性。”聂梅生表示,虽然居民对住房的需求是长期的,但是各地是不一样的。原来的房地产市场政策是全国一刀切,要限购都限购,要限贷都限贷,如果地方不执行中央还要问责。现在则是强调各个地方要根据自己情况来执行,地方政府负起责任,分量是很重的。她还表示,总理讲话还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在现阶段,房地产仍然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
2025-06-27 17:56
2025-06-27 09:11
2025-06-26 08:31
2025-06-25 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