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或护航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和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在2015年4月7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8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试点。加上前两批公布的193个城市,截至目前,我国的智慧城市试点已接近300个。
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个试点的智慧城市,预计三到五年的预算需要30到50亿元。有媒体报道,两批193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涉及重点项目近2600个,资金需求总额超过万亿元。可以预期,财政拨款、银行贷款显然难以支撑智慧城市发展。
据了解,过去众多提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上市公司,实际并没有拿到真金白银。以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银江股份(0.00,0.000,0.00%)为例,公司2015年一季度的应收账款为12.16亿元,同比增长了53.22%,其营业收入仅为4.57亿元,同比增长为14.84%。
有分析人士指出,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传统的依托财政及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结构,已经不能适应这种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城市建设。
PPP模式被寄予厚望。阿里云数据中国事业部段雁介绍,不少地方政府正考虑通过PPP模式来解决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饥渴。PPP模式从本质上讲是政府和企业合作的关系,由企业投资并运营,政府则作为监管和服务的机构,双方通过这样的合作,实现项目风险的分配、利益的分享、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效率的提升以及质量的提高。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现有业务,目前阿里和腾讯积累了大量的现金,它们的资金实力可以支撑其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
2025-06-24 08:05
2025-06-23 22:44
2025-06-23 16:44
2025-06-23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