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绿城的依托,融创上海借助昔日融绿平台实现了沪上重金布局后正张罗着一轮自身品牌的“补课”。
近日,融创上海在对外发布ONE生活服务体系的同时,也着重推介了旗下两大高端项目——融创外滩188和盛世滨江。作为今年在上海全新亮相的项目,外滩188的定价也随着此次项目发布而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放眼黄浦江沿岸,滨江豪宅星罗棋布,售价维持在10万/平左右的高端项目不在少数。但与这些“翘楚们”相比,同样身居滨江沿岸的融创外滩188约6.5万/平的入市价格则不免显得有些“平凡”。
不过,融创上海区域公司副总经理韩波就直言,从未来区域发展来看,外滩188单价卖到8万,乃至10万都不是问题,但融创自己的想法是注重利润率和规模平衡。
其实,对多数高端项目而言,高价某种程度上也是品质代名词,而外滩188“自降身段”的做法显然是将去化放在了优先考虑的位置。不过,作为品质形象的“补救”,融创在该项目也推出了全新的ONE生活服务体系。
因此,有市场分析人士就告诉观点地产新媒体,融创的“进退”其实是兼顾去化与品质的权衡。其称,由于融创进入上海借助的是“上海融绿”这一平台,期间开发的项目也都以绿城品牌命名。因此,在融绿平台分家后,只身闯荡上海滩的融创也急待品质和品牌形象的重塑。
“与此同时,由于上海融创承载了集团业绩中的很大一部分,所以即便是在品牌重塑的过程中依然会伴随着融创惯有的‘平价走量’现象。”
融创渐变的沪上版图
虽说上海融绿平台已随着“孙宋之争”的落幕而最终大部归于融创,但如果谈起融创沪上事业的起始,绿城或许也是其短时期内难以抹掉的注脚。
2012年,遭遇市场危机的绿城陷入断臂自救的窘境,其手里拥有的一线优质资产成为众多房企垂涎的“口粮”,而当时的融创却因为高昂的土地代价迟迟未能达成进入上海的心愿。
对于绿城恰逢其时抛出的“橄榄枝”,深谙为商之道的孙宏斌显然不会放过。该年6月,融创宣布以33.6亿元收购绿城位于上海、苏州、无锡等五个城市9个项目中50%的权益,进而组建了地产合作平台——上海融创绿城控股有限公司。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当时合作项目的可售面积合计251万平方米。若按当时市场价销售,总可售额约450亿元。其中,上海区域包括玫瑰园、外滩黄浦湾、玉兰花园在内的3个项目。
这部分资产也成为今天上海融创的起点,在孙宏斌看来,33.6亿换取9个项目的半数股权是一笔颇为划算的生意。彼时,其一再强调,30多亿元在上海只够拿块地。但同时孙宏斌也意识到,融创立足上海并非朝夕之事。“让市场认可至少要等到3年后,要立住脚还得5年、10年。”
不过,“幸福”显然来得有点突然。在融创介入之后,绿城那些销售不畅的高价地项目,一个个起死回生。仅2012年,融绿销售额就达90多亿元。次年,融绿合计销售155亿元,其中上海区域荣登商品住宅销售金额第三名,仅次于绿地和万科。
随后的2014年,融绿成功实现逆袭,以175亿元的年销售规模稳坐上海商品住宅销售的头把交椅。在业界看来,融绿平台的快速成长离不开融创狼性营销以及绿城品牌的同时支撑。
2025-06-29 18:45
2025-06-28 14:45
2025-06-27 17:56
2025-06-27 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