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种形式以何种方式让土地市场出现“高溢价”、“高价地”现象,笔者认为,在房地产市场仍然还在复苏的市场背景下,土地市场出现“高溢价”、“高价地”不是一件好事情。土地市场“高溢价”、“高价地”是魔鬼,如果当前土地市场正在酝酿2009-2010年、2013年土地市场复苏的行情,这极有可能是市场走向出现偏差,这或将导致楼市调控政策由当前的“救市”为主的时期转为再度收紧,市场也将再度陷入低迷。
从历史经验来看也是如此,2009-2010年、2013年土地市场“高价地”频出疯狂之后,2011年、2014年楼市包括土地市场陷入大萧条。从今年土地市场表现来看,如果土地市场“高价地”现象在今年下半年持续频现,那么,这也就意味着2016年楼市将陷入大萧条的调整期。
理由之五:楼市“救市”政策越频发,反而说明当前楼市形势越严峻,未来楼市面临的问题越多,未来仍然会隐藏更多的市场风险
去年下半年以来,尽管大部分城市限购政策取消、“央四条”出台限贷政策也松动、330新政出台、各地方政府也在发布“救市”措施、央行已经累计六次降息五次降准,货币政策宽松与楼市相关的各种政策层面的利好纷沓而至,但是,这这些政策的效果都是短期的,并不代表未来楼市基本面会一直持续回升,不代表未来问题会越来越少。笔者认为,楼市“救市”政策越频发,反而说明当前经济形势依赖楼市越严重,中国未来的楼市形势越严峻,未来楼市面临的问题越多,未来仍然会隐藏更多的市场风险。
理由之六:对于大多数大中城市来讲,仍然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楼市基本面并没有实质性改变,这是楼市基本“国情”,这也决定了未来楼市仍然会面临阶段性调整的市场压力
事实上,从短期内来看,当前楼市仍然是调整期,市场基本面并没有明显改变,“去库存”仍然为市场主旋律,这个基调并不会因为一线城市、部分二线城市成交量回升而明显改变;此外,今年下半年以来,一线城市、部分二线城市需求被透支,待市场需求在第四季度集中释放完毕之时,下一轮市场的阶段性调整也就来临了。笔者认为, 2016年初开始新一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极有可能会来临。届时,楼市仍然有较严重的去库存问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6510万平方米,比8月末增加18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387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减少71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增加483万平方米。
对于房企来讲,无论是此时还是2016年,仍然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甚至当前部分房企比如浙江广厦等房企选择退出房地产市场;而从中长期来看,经济基本面下滑的压力还会导致2016年期间楼市需求动力不足的问题继续表现出来,迟早还会面临去库存的压力。
2025-06-28 14:45
2025-06-27 17:56
2025-06-27 09:11
2025-06-26 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