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之二:货币政策宽松,楼市需求将大量透支,楼市在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疯狂后将陷入调整期,央行“双降”对2016年楼市是重大利空
今年 “330新政”以来,大中城市(一线城市、上述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价的回升主要是过去积压需求的集中释放,以及由于需求的集中释放而带来的市场需求的透支,如果房企据此以为未来楼市一直会保持这样的量价走势,那其实就是对于市场的误判,就极有可能在未来市场出现变化之时陷入被动局面。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央行累计至今已经有六次降息五次降准,此外,央行在今年年底发行2015版新版人民币、宣布推动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等措施,意味着新一轮中国式量化宽松来临。虽然包括本次央行“双降”在内的中国式量化宽松对年底有短期利好,但是由于需求在今年下半年的过度释放,央行“双降”等宽松措施反而对2016年楼市是重大利空。
从市场基本面较好的城市(库存去化周期在15月以下的一线城市、上述二线城市)楼市发展趋势来看,待本轮市场需求在第四季度集中释放完毕之时,下一轮市场的阶段性调整也就来临了。笔者认为,下半年以来,上述基本面良好的城市已经不存在去库存的问题,也基本不再需要政策层面的刺激,尤其是货币政策继续宽松的刺激,但是,下半年仍然有三次央行“双降”,仍然有其他的刺激性政策出台,笔者认为,这些不必要的政策出台导致这些城市的楼市需求过度释放,甚至相当部分城市成交量在今年前三季度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本次央行“双降”,其实对于上述基本面良好的城市来讲亦是如此,会在第四季度继续透支未来的楼市需求。笔者认为,由于央行“双降”的刺激,上述城市本轮楼市量价齐升仍可持续,但最多持续到今年第四季度末,也就是说,央行货币政策宽松将导致楼市需求在今年下半年大量透支,楼市在下半年疯狂后将陷入调整期,从时间的角度来看,2016年初开始新一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极有可能会来临,并且经历2016年上半年的市场博弈期之后,下半年极有可能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届时,由于今年以来的市场需求透支导致明年下半年市场需求释放低迷,下半年尤其是明年三季度以来极有可能再现大规模“降价潮”。届时,如果企业没有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做到“未雨绸缪”,那么,房企就有可能会因此陷入被动推盘的局面,企业的资金面也会因此遇到问题。
对于市场基本面不好的城市(库存去化周期在15月以上二线城市、大部分三四线城市)楼市而言,由于宏观经济低迷、人口红利衰减,市场需求难以持续增长,当前上述城市仍然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楼市基本面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并不会因为本次“双降”有实质性改变,这是楼市基本“国情”,这也决定了未来楼市仍然会面临阶段性调整的市场压力。当新一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极来临之时。届时,上述城市楼市仍然有较严重的去库存问题,甚至调整的幅度和降价的范围都要比一线城市、部分二线城市深刻,届时,大量中小房企资金面将再度陷入危机,更多的中小房企将面临破产、倒闭或被其他大型房企收购。
因此,在央行“双降”等政策利好“窗口期”,对于房企来讲,首先应积极调整推盘节奏,把控好六次降息五次降准之后的跑量去库存的“窗口期”,增加“银十”甚至年底最后几个月销售业绩在全年的比例,防止市场环境在第四季度末甚至2016年初出现变化而导致企业被动推盘的局面。
理由之三:美元加息预期强烈,全球资产配置方向转向美元资产或房产,中国楼市被美元“做空”
美元加息预期强烈,从全球投资客或财富阶层的资产配置方向来看,购置美元资产或增加美元资产成为他们的最优选择,美国房地产市场更加具有投资价值。在此市场背景下,全球投资客或财富阶层对比中美楼市的投资价值,还是会选择投资价值较高的美国房产,不会选择中国楼市。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楼市已经被美元“做空”,投资客即使选择中国楼市进行投资,也只是关注一线城市及极少数二线城市当中的中高端物业,难以改变楼市大趋势。
此外,在美国经济基本面复苏好转的背景下,美元加息预期强烈,而中国经济环境仍然处于低迷阶段,此时中国货币政策不得不通过量化宽松应对美元加息。这对于中国楼市来讲,确实是短期内的利好,市场需求也会借机集中释放,但是,短期内的需求的集中释放势必会留下更多的后遗症,也就是后期经济再度触底低迷,楼市再度回到的调整期。因此,在美元加息周期即将来临的市场背景下,中国楼市已经不再被看好,在本轮需求集中释放之后,楼市的调整期即将来临。
理由之四:“高价地”频出是楼市疯狂的体现,楼市疯狂之后必然出现调整期,楼市将现大萧条的周期
今年以来,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合肥、南京、武汉等城市“高价地”频现。笔者认为,今年以来土地市场高溢价、“高价地”现象确实在商品住宅市场成交量回暖的市场背景下出现,如果今年市场成交量刚刚反弹就导致开发商在土地市场疯狂拿地,如果这样的“高价地”的拿地成为常态,那么,市场可能很快将走向另外一个方向:疯狂之后的市场调整期。
2天前
2025-06-28 14:45
2025-06-27 17:56
2025-06-27 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