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苏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苏州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苏州经济在转型中积蓄新动能 稳中有进结构进步优化

来源:城市商报  周倩茜 苏州房掌柜  2016-09-14 08:40:38
[摘要]“十二五”时期是苏州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经受重大考验的五年,也是苏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攻坚克难、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

  中国共产党苏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定于本月在苏州召开。

  新常态,新发展,新挑战,新跨越。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苏州经历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深刻变化,逐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五年;也是苏州经济社会迎难而上,如期实现“十二五”规划,在稳定增长、转型升级、改革开放、城乡建设、生态优化、民生改善、从严治党诸方面取得健康稳定发展的五年。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以民生视角、百姓观感,回顾五年来苏州发展成就,围绕苏州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先行军排头兵,谱写“中国梦”苏州篇章的宏伟目标,鼓士气、增信心、聚合力。

  “十二五”时期是苏州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经受重大考验的五年,也是苏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攻坚克难、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跻身“万亿俱乐部”,2015年达到1.45万亿元,居全国重点城市第7位。

  201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2015年达到2.2万美元,居全国重点城市第2位。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跃上3万亿元台阶,2015年达到3.05万亿元,仅次于上海稳居国内城市第2位。

  2011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站上千亿元高地,2015年达到1560.8亿元,稳居全国重点城市第6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

  ……

  数字的背后,折射出这座城市走过的极不平凡的足迹: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增创发展新优势;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增添了城市发展的新引擎;“苏州智造”向更高层次发展跨越,转型升级迈上新路径;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组合拳”,为全市经济不断增添新的活力……

  稳增长 跻身GDP“万亿俱乐部”

  一个国家要富强,一个民族要复兴,城市的力量非常重要。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极大地激发了城市的活力,一批代表中国综合实力的城市,正在崛起。苏州,便是其中之一。

  2011年之前,中国城市经济总量一直处在三强时代。上海、北京、广州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0年闯过万亿GDP关口,可以说是中国内地城市经济总量的一次里程碑。而就在2011年,位于江南一隅的苏州,紧随其后迈入GDP“万亿俱乐部”,成为当时唯一一个跻身“万亿俱乐部”的地级市。

  继2011年迈入万亿元门槛后,我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又连续突破新关口,2012年、2013年、2015年相继跨上了1.2万亿元、1.3万亿元和1.4万亿元三大台阶。“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5万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0.53万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6倍。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由“十一五”末的9.3万元增加至“十二五”末的13.67万元,增长47.1%,并于2014年突破2万美元大关。

  “十二五”期间,面对世界经济波折复苏、欧债危机深层影响、国内需求有所放缓的复杂形势,苏州GDP年均增速为9.5%,比“十一五”的14.0%回落了4.5个百分点,但从回落幅度来看,总体呈现步伐放缓趋势。与上年相比,最大回落幅度出现在2012年,为1.9个百分点,2015年收窄至0.8个百分点,充分表明我市经济发展转入了平缓温和的新常态轨道。

  调结构 新兴产业调高经济“能级”

  2015年,对于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而言,意义不一般,不仅完成了与美国礼来的战略合作,创造了当时中国生物医药领域金额最大的一单国际合作,还完成了1亿美元的C轮融资。至此,信达生物已得到了富达集团、礼来亚洲基金、新加坡淡马锡等一批全球知名创投基金公司的投资,至2015年末,成功完成了2.32亿美元的融资。这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全球非IPO融资中位居前列。

  信达生物的快速发展和高端引领,正是苏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生动写照。据市经信委提供的数据,“十二五”时期,全市制造业由快速增长转变为当前新常态下平稳发展态势,在国内大中城市地位进一步巩固,我市制造业领域新兴产业规模翻了一番多,制造业领域新兴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近20个百分点,制造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至“十二五”末,我市多个产业产值在国内占有重要位次,比如新一代显示产业(含光电膜、LED、OLED)产量占全国约15%,化纤产量占全国近20%,光伏产业国内城市中规模第二,光纤光缆产量占全国约35%,电梯产量占全国约30%,医疗器械产业国内城市中规模第四。2011年至2015年,工业大市地位稳固,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8万亿元增长至3.05万亿元,位列国内第二。

  不仅如此,苏州还坚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服务业经济增速显著。位于相城区的紫光数码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告诉记者,2015年该公司营业额突破了110亿,与2012年落户苏州相比,翻了近三番。“十二五”期间,苏州市重点发展金融业、科研技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和租赁商务等服务业领域,一大批像紫光数码这样的服务业企业应运而生并异军突起。

  据统计,十二五”末,苏州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10年的41.6%提升至49.9%,经济总量首超二产,“三二一”产业发展格局形成。

  惠民生 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同期GDP

  “十二五”时期,苏州民生事业持续改善,民生保障网越织越牢,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同步,常住居民收入水平连上新台阶,收入结构不断优化。

  来自市统计局的一组统计数据,2015年,我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大关,达50390元,比“十一五”末增加19917元,增长65.4%。人均消费支出由2010年的19132元增至31136元,增长62.7%。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年增长10.6%,增速高于GDP年均9.5%的增速,实现了国家“十二五”提出的“确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的目标。

  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中的每一年,苏州“居民收入、消费和结余均居全省13市第一位。也就是说,咱们苏州人“制造出关于钱”的三宗“最”:赚得最多、花得最多、攒得也最多。

  是什么支撑起了苏州人收入的稳定增长?分析认为,“十二五”时期我市就业形势总体良好,有效助推了工资性收入的增长。2015年苏州全市新增就业17.1万人;最低工资标准1680元/月,比全省一类地区高出50元,为省内最高。

  创新创业,星火燎原,带动城镇常住居民经营净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去年,苏州制定实施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扩大创业扶持范围和提高补贴标准,落实创业税费减免和降费政策,增加创业担保贷款基金,发放贴息贷款和财政奖息,拓宽创业补贴覆盖面。个体工商户同比增长14.2%,截至2015年12月末,达到55.92万户;私营企业35.72万户,同比增长20.9%。

  此外,随着市民投资理念增强,苏州城镇常住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渠道不断拓展,已涉及房屋出租、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国债、P2P、股票、基金、外汇、黄金等多类资产组合。

  回望来路,2011年苏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承诺言犹在耳——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五年多来,苏州给历史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十三五”崭新之旅,苏州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步伐将更加铿锵。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勇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心归江南 悦鉴不凡丨9月27日宋风美学示范区即将倾城盛放
  2. 2苏州9月23日成交播报:住宅一手120套、二手179套
  3. 3苏州9月26日成交播报:住宅一手43套、二手218套
  4. 4绿城玫瑰园南地块传奇归来,9月底预约启动,最快10月开盘
  5. 5苏州9月24日成交播报:住宅一手152套、二手178套
  6. 6苏州9月25日成交播报:住宅一手101套、二手198套
  7. 7狮山芯|龙湖·山河ONE,如何激发苏州塔尖人群的占有欲
  8. 8苏州9月27日成交播报:住宅一手14套、二手25套

新闻推荐

  1. 1登顶姑苏!龙湖东吴原著首开劲销 8 亿 摇号盛况见证顶墅号召力
  2. 2龙湖东吴原著 9.13 万方实景院墅惊艳盛启!
  3. 3龙湖东吴原著 145㎡样板间已开放!现场爆满,9 月开盘
  4. 4吴江黎里大桥正式通车!
  5. 5东吴原著 龙湖墅区洋房9月开盘
  6. 6服务品质如初,龙湖智创生活赢得口碑满堂彩
  7. 7为更好的城市 为更好的社区丨华润置地润BA2025全国业主篮球赛圆满落幕
  8. 8轨交4号线「花园专列」浪漫启程,青云府邀您畅游苏州!
  9. 9龙湖东吴原著9月即将首开!苏州中轴十年孤本墅作待藏
  10. 1032141元/㎡,龙湖东吴原著首批别墅取证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