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邦魏理仕近日发布的报告里,“千禧一代”被定义为22岁~29岁,也就是85后、90后。在以往媒体和公众为他们描摹的脸谱中,逃不过“叛逆”“先锋”“张扬个性”这样的标签,然而在这份关于消费需求的报告中,这个逐渐成为劳动力和消费市场主力军的群体却出乎意料的保守。
“因为居高不下的房价,我们注意到,有61%的千禧一代目前与父母同住,这个比例在香港是90%,但是将近一半的内地受访者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搬出,并且无论是否正与父母同住或正在租房,57%的人计划在未来购买房产,这种对房子的热衷程度在亚洲居首。”这家全球最大的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中国区研究部主管谢晨对记者表示。
有其他分析人士对记者解释,由于这个年龄段正值婚龄,是所谓的购房刚需人群,这样高的比例还是一定程度反映出未来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支撑。此外,尽管房价高企,因为有了父母支援,千禧一代并没有停止对日常生活的品质追求。
不过,刨去购置房产的巨额成本,报告也指出,北京和上海的生活成本仅为纽约的一半,与全球其他相近城市相比并不算高。据悉,中国千禧一代的基本生活支出,包括住宿、交通和公用事业花费在其总收入的占比仅为28.3%,为亚太区最低。
正因为如此,中国千禧一代在休闲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达到了较高水平。由于有了父母的支援,房子并没有削弱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报告显示,中国千禧一代将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非食品购物如购买服装、电子产品等,外出活动如外出就餐,看电影、去酒吧/夜店等,体育活动如观看/参与体育活动、去健身房等。
这一群体每月外出就餐5.9天,观看现场表演或电影4天,去购物中心进行非食品类的消费为2.7天。一方面是对外出休闲娱乐活动热情不断上升,另一方面注重生活体验的普遍态度也体现在购物方式上。25%的受访者将获得实物体验的需要作为不在网上进行更多非食品类消费的首要原因。报告认为,能够让其感受产品实物并满足文化、社交等复合体验的实体店依旧是不可或缺的消费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