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房价涨幅将回落,热点城市政策收紧影响回落幅度将较大。”昨天,“丁祖昱评楼市”活动上,资深人士发言说。但该人士话锋一转,强调涨幅回落不等于跌价,反而他认为很多城市的房价还会进一步上涨。
支撑上述人士观点的依据在于,由于2016年很多热点城市的供地较少,而去化率很高,现在这些城市的可售面积已经非常少了。例如上海,现在的库存消化周期只有1个月,重庆只有3个多月,郑州也只有3个月左右。而在2016年前11个月,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已经大幅超过了竣工面积,大概有近6万平米的超竣面积,比例已经到达了1:2.12,这显示住宅市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供应不足。而决定价格的关键因素是供求关系的改变。
另外,上述人士并不认为商品房的买卖市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高杠杆问题。同样是2016年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约为10万亿,而个贷只有22000亿,即房贷比只有21.43%,这个数据根本赶不上美国的房贷比。就全球发达国家市场而言,房屋买卖的首付比例多在5%~25%之间,而中国的首套房一般在30%,二套房在50~70%,即中国的杠杆率并不处于高位。
虽然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提供的数据,基本能够支持上述人士的观点,但丁提到,影响房价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在于政府。历史数据证明,住宅市场与政策的走向大多数时候成正相关关系。
现在很多城市的政府都采用行政手段来控制房价,例如在批预售证的时候严格规定销售价格。“年底的时候,有的上海操盘手对我说,马上就要拿到预售证了,过了一个星期又说,出了一点小问题,很快会拿到预售证,但又过了一个星期,坦白说价格上有了小问题,但相信很快就能拿到预售证。这一拖,就从2016年拖到了2017年。”丁祖昱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据说现在上海市政府对价格管控的力度非常大,基本上开发商在原定价格基础上打8折才能拿到预售证,运气好一点可以85折拿到。
因此丁祖昱认为2016年全国15万平米的销售面积,12万亿的销售额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是一个天花板,但这是一个行业上台阶时必经的巩固过程,之后整个行业将迎来新的增长。当然,丁祖昱认为,201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都会有一定比例的下降。
那么,如果把视线放长一点,楼市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就一线城市而言,丁祖昱认为上海的房地产均价未来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原因是2016年上海的平均房价在4万元/平米左右,但最贵楼盘的单价已达到23万元/平米,而深圳的最贵楼盘单价是15万元/平米,但均价已经达到6万元/平米,均价和最贵单价之间的价差往往可以反映该城市的房价上涨空间。
综合来自克而瑞的数据,经过了这一轮房价的上涨和政府的严控,市场和产业集中都在急剧提高,2016年成交金额前15名的城市,大概可以占到全国总成交金额的40%。
2天前
2025-09-25 08:50
2025-09-24 13:35
2025-09-23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