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这个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先行者,加入自贸区“朋友圈”后,将迎来更高水平的开放,和更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机遇。
眼下更加火热的是无数园区人对未来的殷切期盼,今后干什么?怎么干?
在各种期待的目光中,苏州工业园区亮出了一幅“蓝图”。
着力在贸易便利化、产业创新发展、金融开放创新、跨境投资、知识产权保护、聚集国际化人才等方面开展具有特色化突破性的制度创新,打造“一区四高地”,即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打造全方位开放高地、国际化创新高地、高端化产业高地、现代化治理高地。
抢抓自贸区红利
园区已经在积极行动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香港子公司成立
8月28日,位于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借这股东风宣布成立香港子公司。未来,将专攻海外投资拓展,早期海外优质创新项目筛选,并搭建海外重点院所、团队的引进交流平台,以充分参与全球创新。
在国务院公布的6个新设自贸区方案中,在创新贸易综合监管模式、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支持制造业创新发展和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等多个领域,都给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创新空间,以构建生物医药完整产业链。
在国家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香港子公司将借助国际资本,快速引进海外优秀团队和创新前沿技术到园区进行落地转化,并能为园内计划赴港上市的企业对接更优质的香港本土资源。
实体经济价值链将全面转型提升
事实上,在复制推广自贸区相关经验方面,园区早已迈开步伐。近年来,以率先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为契机,园区主动复制借鉴自贸区经验,累计组织实施了172项重点改革任务,28项改革经验在国家和省市不同层面复制推广,成为全国开发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当之无愧的排头兵和先行者。
“自贸区在这个阶段落地园区,既能为园区提供其他地区的成熟经验,也为园区实体经济转型创新提供了一个关键机会。”在苏州大学自由贸易区综合研究中心主任、苏大东吴商学院教授、苏大东吴智库专家王俊看来,自贸区来得“刚刚好”。
自贸区特殊监管和保税政策,会将企业的功能从生产拓展到研发、检测、维修、售后服务,直至变成实体型的综合型总部,有利于引导企业进行价值链转型升级。“新加坡是全球公认的三大自由贸易港之一。未来,园区可以充分发挥中新合作优势,持续丰富学习借鉴内涵,拓展与新加坡在自贸区建设方面的合作。”
金融创新聚焦跨境双向股权投资
《江苏自贸区总体方案》对金融创新作出了重要部署。作为一个产业基础雄厚的开放型经济的高地,园区把以环金鸡湖10平方公里分布的近千家金融机构作为创新突破口,以“金色经济”点亮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之路。就在江苏自贸区公布当天,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中国银行苏州分行就为苏州自贸区某客户办理了进口开证、单一窗口保函、出口交单、国际汇款、跨境人民币汇款、结售汇、贸易融资等业务,实现了苏州自贸片区多项业务首发。中国银行苏州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银行已服务沪津闽粤等10多个自贸区,对于其金融业务在苏州自贸片区的发展,他们充满期待。
自贸区金融改革的一大关键是利率市场化及人民币的可兑换。从2013年在国内首个获批中新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以来,园区的金融业向着国际化、市场化方向奋力前行。以中新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为例,目前,苏州35家企业已与12家新加坡银行机构累计签订人民币跨境贷款合同46.05亿元、累计提款38.46亿元、办理股权投资基金对外直接投资备案24笔、金额62.8亿元,汇出资金3.63亿元。在增强金融服务,特别是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园区人心里早就有本“清楚账”。自贸区落地带来的红利,无疑会让这本“账”的枝节更加清晰。在《江苏自贸区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园区聚焦跨境双向股权投资等领域,将在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化、探索上市公司外资股东直接参与上市公司配售增发业务等方向发力,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
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进一步下放
过去,一个地方要吸引项目,一般依靠减免税费、土地租金或政策优惠、形成产业集聚等途径。业内人士认为,自贸区最大的不同,是通过规则的开放来吸引资源要素的集聚。企业处在初创或“求生存”阶段时,政府直接的政策优惠会是大利好。但对于一些形成规模、想要谋求更大发展的企业而言,直接的政策优惠吸引力并不强。“规则开放意味着某些领域、某些制度有更大的空间。不管对内还是对外,这都会释放相当大的能量。”王俊说。以在华跨国公司和“走出去”企业为例,规则开放一方面意味着在中国的跨国公司有一处规则“缓冲地”,能够降低进入中国水土不服的概率;另一方面,一些想要参与国际竞争的本土企业有了“缓冲带”,进入国际市场也会更加顺利。
规则开放的另一端是厘清政府职责,意味着要对现有体制机制进行优化升级。在《江苏自贸区总体方案》中,要求各地进一步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给自贸区,对现有行政审批效率再次“提速”。7月下旬,园区公布了《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提出30条主要任务。目前,园区已实现行政审批“1220”目标,即开办企业1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2个工作日、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20个工作日内完成,位居全省行政审批效率“第一方阵”。当自贸区拥有更多自主权限,随之而来的将会是一个便利化、自由化的贸易体系。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自贸区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不管是高端人才、源头创新中心还是创新企业,各种要素都有望流向规则更加开放、自由的园区。
在自贸区红利下,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一个投资贸易便利、营商环境一流、创新活跃、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正在奏响开放创新的时代强音。
2025-03-27 14:25
2025-03-26 18:25
2025-03-26 09:10
2025-03-25 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