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自2006年以来,园区土地出让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尤其是纯住宅用地,已经出现连续四年零推出的状态。《苏州6月开盘预告》数据显示,有12大纯新盘布阵6月抢客战,唯独园区缺席,没有新盘入市。
借住地就是置业地 置业选择跟生活习惯关系密切
本次“园区购买力迁移 后园区时代你去哪里买房”置业大调查中,从参与市民的投票结果来看,明显在意向置业地的选择上,园区的比例也远远高于其他区域。同时市民日常居住地的比例分配与其置业选择地的比例分配惊人的吻合。这其中数据显示了一般的置业习惯———人们置业往往选择自己日常习惯或了解的地方,背后支撑这一数据的还是各区域不同的经济发展程度对人们的不同吸引力。园区凭借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在广大市民中的地位可见一斑,紧随其后的是姑苏老城区的传统魅力以及后期潜力无限的吴中区。
接力园区 后起之秀“吴中区”是下一站天后
园区土地存量减少,在6月苏州土拍市场24宗待售土地中,园区缺席;新盘住宅推出量在递减,在6月开盘预告统计中,12大纯新盘布阵6月抢客战,园区也缺席。敏感的置业者不得不另作打算。从统计数据来看,园区之后,再没有谁如园区那样拥有绝对优势、一枝独秀了,姑苏区、吴中区、相城区还有新区的投票者,基本上呈现4分天下的态势。其中吴中区以38.78%的优势略胜其他区域一筹。苏州住建局数据显示吴中区75-200平米的住宅存量区域最高,有12060套,户型面积75-110平米之间的存量有4972套,消化未来强大的置业转移者潜力尚有。
不抱幻想“巨资”预算挑房子
在关于房价的调查中,接受9000-10000元/㎡房价的市民所在比例占27.98%,而接受10000-11000元/㎡的市民占16.34%。在对户型面积的调查中,数据显示,参与调查的市民中,仅有22.71%将置业面积定在75-90㎡之间的,大大小于预期。调查中有30.19%的市民置业90-110㎡的户型面积,看来受限购限贷的政策影响,大部分年轻置业者选择“一步到位”,选择110-130㎡和130㎡以上的市民比例分别是21.05%、24.65%,改善型置业者需求同样不容小觑。可见,不一样的年龄阶段、家庭情况需求的户型面积不一样,一味的打压某一种消费群体都不合理。
2025-07-04 07:55
2025-07-03 13:37
2025-07-03 12:23
2025-07-02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