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 壹
3月12日,东原集团的母公司迪马股份递交了2020年年度报告。
去年迪马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12.71亿元,同比增加7.99%;营业成本169.34亿,同比增加20.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3亿元,同比增加 25.89%。公司有息负债率 19.39%,净负债率 48.21%,资产负债率77.62%,融资成本8.69%。
△节选自迪马股份2020年年报
从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到,来自房地产业及物业服务的营业收入195.77亿元,占比92.04%。可见,房地产(东原集团)仍是迪马股份的主营业务。
NO.2 | 贰
东原集团,于2004年诞生于重庆,2014年成功登陆A股,2017年将总部迁至上海。至此加快全国化进程。
如今,东原已经在重庆、成都、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地落子,项目涉及商业、住宅及别墅等多种业态。截至2020 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达4.9 亿平方米。
根据企业年报,在2020年,东原集团的营业收入增长了7.48%,相较2018年的40.16%和2019年的49.80%而言,业绩增速放缓。
与此同时,在2020年,东原集团的毛利率20.09%,同比减少了8.48%,营业成本也同比增加了20.23%。毛利率下降,意味着东原集团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对此,财务报告中表明,主要系本期竣工交付的规模增加,成本结转增加所致。)
这与董事长罗韶颖提出的2020年冲刺千亿目标、“保50强争30强”背道而驰。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东原集团在2020年全口径销售851亿。
不仅千亿目标未达成,排名还跌出50强。
△中指研究院2020百强房企排行榜
对于2021年拿地计划,东原集团表示耗资在300亿元以内,超过其在年报中所披露的全口径营业收入212.71亿元。不惜高投资砸血本地想将地产做大做强,现实真能如东原所愿吗?
NO.3 | 叁
不如来看看东原集团的口碑。
315刚过,楼市维权之声仍不绝于耳。在寒山闻钟上,有业主在控诉东原阅境的房屋质量问题。
比如阳台存在4.2米的大裂缝、卫生间漏水等。甚至在业主提出质疑的时候,还受到物业方的人身威胁。
△寒山闻钟上针对东原阅境的投诉
△东原阅境房屋问题(网友供图)
截至发稿,笔者未看到官方针对此事的回应。
而在寒山闻钟中,针对东原的投诉远不止此。
△寒山闻钟上针对“东原”的咨询投诉达66条
东原自2016年进入苏州布局,如今已经开发了东原千浔、东原阅境、东原·月印万川、滨江东原·印江澜以及姑苏23号地块等项目。
对于已经交房的东原千浔以及东原阅境,网友们有着多种投诉。比如欺诈销售、车位买卖问题、房屋质量以及物业管理不当等。
△寒山闻钟上针对东原千浔的投诉
NO.4 | 肆
然而苏州并非个例。
从2014年起,东原集团在各地的维权之声就此起彼伏,还曾被业主数次举报违规销售。
在东原的老本营重庆,东原晴天的业主们自2020年9月份开始就多次开展“线下活动”。因为他们发现项目存在虚假宣传,承诺的交通轨道、商业配套等也无法兑现。很多问题东原集团至今仍未给予有效解决方案。
△重庆东原晴天业主的投诉
而东原首入郑州的项目东原晴天见,也没能躲过维权。项目曾因“验收不达标、项目沙盘涉嫌虚假宣传、私改规划”等问题引发过业主维权事件。
同为“渝中三杰”的龙湖、金科,如今销售业绩早已破千亿,口碑也远胜于东原。东原若想实现“千亿”目标,不如学学其他房企,在产品质量和销售服务上多下功夫。
2天前
2天前
2025-07-09 10:11
2025-07-08 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