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在刚过去的周末两天,阳光明媚,气温回升,苏州各大景区、网红打卡点人流如织,马路上又恢复了往日的车水马龙,苏州楼市也正如这春日的暖阳一般,正在加速回暖,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期苏州新房市场的来访认购量持续增加,据调研,上周各区域主流核心板块的楼盘来访客户皆超200组,认购量也都在20套以上,部分热门刚需楼盘在周六单日来访量在50组左右。
从以上现象来看,苏州楼市确实在回暖的路上了。
据克而瑞苏州房产测评统计,截止至2022年2月19日,苏州市区商品住宅供应面积为19.68万㎡,同比增加117.34%,环比增加了61.97%。
成交面积为22.7万㎡,同比减少24.72%,环比减少29.71%。
楼市回暖迹象明显,各大房企信心回升,并加快营销动作,以抢收即将到来的楼市小阳春。
2月以来,苏州楼市共有7个楼盘领取预售证,其中相城元和的华侨城龙湖启元和万科玉玲珑皆是备受市场认可的热销红盘,园区独墅湖的招商文禧花园领取最后170套房源的预售证,备案均价为48500元/㎡,和首批次持平,并在今天至2月22日开启认筹。
虽然近期新房市场上呈现出了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回暖迹象,但是受网签延迟的影响,目前在成交数据上并没有显现出来。
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近期的苏州楼市确实在强势回暖。
尤其是城市核心板块动作频频,对市场的气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先是狮山核心的两个项目近期有了新动作。
建发缦云公布了三大户型,分别为建面约162㎡、189㎡、239㎡三种户型,全四房设计,南北双阳台,一梯一户设计。
金新城项目公布了案名——金狮印象苑,主力户型建面约188㎡和218㎡两个大平层。
还有就是斜塘三盘的最新动作聚焦了市场目光。
刚过去的周六,斜塘的华发仁恒项目和保利项目同一天在奥体中心公开临时展厅,从现场人气来看,这两个楼盘的关注度颇高。
目前,华发仁恒项目、保利天珺和象屿天悦东方三盘均已开启验资,验资金额为200万,预计最快3月底入市。
城市核心的高品质楼盘的集中入市将大为振奋市场的信心,也为即将到来的金三银四积蓄能量。
近期苏州土地市场的表现虽然不能用“如火如荼”来形容,但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房企投资信心逐步恢复、土地市场热度有所回升。
尤其是园区湖西三星地块经历了65轮激烈的拉锯战,冲破最高限价,并触顶摇号,共31家房企参与摇号,且参与摇号的房企中包含部分民企。
销售端预期向好,金融政策支持恢复民企生机,叠加优质地块供应的刺激,让本次土拍的热度回升,同时,销售带动投资回暖的良性循环正在不断被修复。
本周四,新区狮山核心4块地和吴江地块将开拍,预计将再次触顶摇号,再掀一波抢地热潮。
NO.2
二手房市场上,挂牌量、带看量也在持续增加,交易中心排队签约。
率先回暖的是城市核心高端改善属性的二手房。比如说金鸡湖畔的高端别墅一天就成交了3套,总价皆是三四千万的级别。
园区优质学区房近期的成交量也开始增加,原本金三银四才出现的学区热,来得比往年更早了一些。
部分二手房挂牌价格开始上涨,尤其是湖东、奥体的二手豪宅挂牌价格连夜涨价,涨幅多达好几十万。
从成交数据来看,截止至2月19日,苏州市区二手房成交套数为2462套,环比1月同期减少了31%,同比增加了141%。
目前,苏州二手房的成交量在数据端并没有很好的体现,随着楼市回暖加速、加上二手房政策端的利好,在接下来的三月和四月,成交量或将有所增加。
其实在促进二手房交易活跃度方面,苏州政府一直在努力,先是取消二手房限售时间,然后在吴江、张家港和太仓实行“带押过户”试点,并在园区和相城区进一步推行,将有望在苏州全市实行。
此举将有利于刺激苏州二手房市场活跃度,加快二手房流通。
基于苏州二手房和新房市场的联动效应,二手房流动性得到修复回暖后,置换新房的需求才能充分释放。
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苏州二手房市场展现出来的强劲复苏势头,苏州新房市场也将加速回暖,成交量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NO.3
在2月初,我们就曾预判:随着积极的城市经济与楼市刺激政策出台,今年苏州楼市在开春时节将开启复苏回暖之路。
没想到,苏州楼市的复苏比预期来得要更早更快。
其实楼市回暖的信号是从今年初北上广一线城市开始而逐渐蔓延至准一线及二线城市。接着楼市暖风辐射到三、四线城市,江苏省内的扬州、镇江、盐城等多个城市楼市也开始躁动起来。
分析师认为,楼市本身就是政策市,政策走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楼市的冷热。
从去年底开始,中央高层对楼市的论调就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2023年以来,支持楼市稳定发展的利好政策更是频发。
在春节后,全国新一轮的降首付、降利率潮席卷而来。多城首套首付款比例下调到20%,首套房贷利率下调至3.8%迎来历史最低,上调公积金额度,有城市可用公积金付首款。
近期,中央高层再次发声,直接表明了对力挺房地产的态度。
2月15日,《求是》上的一篇文章进一步强调了房地产之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变相印证“房地产支柱产业地位”。
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是,要因城施策,着力改善预期,扩大有效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落实生育政策和人才政策。
直接点明未来地方因城施策的发力方向:
一方面,地方政策松绑可以更多在激活改善性需求上发力,放宽购房套数限制、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例、实行认贷不认房、降低住房交易税费、缩短住房限售年限都是政策可选项。
另一方面,定向支持多孩家庭、人才新市民群体购房,比如多孩家庭可以多购1套、下调非户籍人才限购社保要求、新市民购房给补贴等。
在中央高层的论调之下,地方上政策还有进一步的放松空间。
我们把目光投入到苏州,目前的购房环境仍旧较为宽松,但是仍旧需要一系列的细化的政策来刺激需求。
还记得苏州的55条推动经济发展新政吗?
其中有一句话信息量很大: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将主要体现在首付比、利率上。
其它关于房地产的内容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加快推进房屋征收搬迁货币化安置,优化商品房价格备案制度等。
而当下市场超前回暖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如若在政策端方面有进一步的利好,将促进楼市不断向好。
2025-07-01 10:21
2025-07-01 10:13
2025-06-30 08:05
2025-06-29 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