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由于形势紧迫,“两会”匆忙出来了“国五条”,其目的就是要稳定市场预期,让上涨房价稳定下来,根本目标就是要遏制住房投资投机。可以说,2010年“国十条”之后(当时国十条是李克强主持制定的),政府房地产政策已经看到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核心所在,就是如何遏制住房投机投资,让国内住房市场真正转型为一个消费为主导的市场,让国内居民的住房消费真正释放出来。当时“国十条”遏制房地产投资投机的工具很多,由于不是李克强主政,从而当前政府职能部门仅是选择性使用这些工具,甚至于最有效经济杠杆工具不使用,反之推出了政府过度行政干预的住房限购限价令。但是,这些政策对遏制住房投机投资所起到的作用只是花拳绣腿,对遏制房地产投机投资所到作用十分有限,这就是为何越是房地产宏观调控,房价越是上涨的根源所在。
可以说,“国五条”基本上沿袭上述房地产宏观调控老路。其宗旨与目标就是要遏制住房投机投资,就是要让一个以投资投机为主导的市场转型到一个以消费为主导的市场,并以此把居民住房消费需求真正释放出来。但是从“国五条”出台的方式与程序、原则与内容等方面来看,如果新政府不能够对“国五条”进行全面反思,并在这基础上让整个国内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有根本性转变,那么“国五条”要达到让国内房地产市场真正转型为一个消费为主导的市场,让绝大多数居民的住房消费需求释放出来并非易事。
我们可以看到,“国五条”的出台不仅在内容上与早几年的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相比,没有多少新内容,而且在于政策的出台方式也如出一辙。因为,无论是信贷政策差别化的强调,还是20%住房交易所得税征收,这些被理解为最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其实根本就没有新内容,都是老政策。对于征收20%住房交易所得税市场会反映如此强烈,就在于早几年政府刻意地不征收及中国没有真正的纳税人,现在要求征收当然没有一个交易者会满意的。
从“国五条”出台的方式来看,还是沿袭了前十年老路,即“国五条”作为一项涉及国内每一个民众利益的重大政策,不是通过广泛的公共决策的方式来制定及获得,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平衡各阶层民众的利益关系,而仍然是由少数政府职能部门拍板来决定。这样的政策出台不仅无法体现“国五条”的公共性,无法来平衡各阶层之间利益关系,从而使得其政策要实施执行会增加很多困难,甚至于地方政府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化解(从一些地方政府出台实施细则来看,该问题就十分明显),而且更有可能为少数政府职能部门把其私利制度化创造条件。可以说,新政府的施政目标要推动中国社会公正性,如果说,房地产的重大制度安排不能够通过公共决策的方式来进行,那么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要保证推进社会公正性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时,这样的政策也有可能不会真正关照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2025-06-25 08:29
2025-06-25 08:19
2025-06-24 10:45
2025-06-24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