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以众筹方式破题全自持土地出让引发业界关注。
由于众筹模式并未普遍运行,在房地产行业尚属新鲜事物。从2004年开始,国内就有个人发起众筹建房,但多因拿地、成本等各类问题而以失败告终。从2014年起,房地产众筹再度兴起。
房地产众筹是指由房地产公司、理财平台或建房人发起的与房地产项目相关的众筹,标的可以为住房房产和营业性房产。根据回报的不同,可以把国内的房地产众筹划分为营销型、理财型和建房型三大类,其中尤以建房型最符合众筹的定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了国内目前主要的众筹案例,发现绝大部分仍停留在营销概念,只有少数案例是在探索众筹建房模式。
中国房地产众筹联盟副秘书长莫春表示,目前国内已经有成熟的模型和案例,但股权众筹,尤其是万科此次这么大宗的资产,确实少有用众筹方式。莫春认为,万科的股权众筹方案是明智的,因为股权众筹是成本最低的一种,但也是操作难度比较大的一种模型,不过万科的整合能力应该值得期待。
伪众筹居多
众筹模式之所以具有诱惑力,是因为可以提前锁定购房者,同时降低中间环节成本,理论上降低房价。
近年来,房地产众筹产品发展迅速。中国房地产众筹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房地产众筹金额是6.5亿,这统计了所有房地产众筹平台上线产品;2016年上半年,房地产众筹金额是7.6亿,这是仅统计了11家房地产众筹平台的数据。国内已经运行的众筹方案似乎可供参考。
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出现的众筹绝大部分是理财型众筹,其次是营销型,只有少数案例为建房型。因此,开发商过去所践行的众筹,多数是“伪众筹”。
理财型众筹本质是为了融资。多数出现在区域房价上涨预期与资金成本不匹配,项目利润不足以覆盖银行、信托等传统融资方式的情况下。开发商通过在项目拿地后、建设前进行众筹,为项目建设阶段提供低成本资金,达到降低项目负债率的目的,同时也利于提前锁定一批购房意向人群。营销型众筹则出现在开发商尚未获取预售许可证,但又想提前蓄客从而锁定客户的情况下。
2025-07-18 09:32
2025-07-18 08:50
2025-07-17 11:13
2025-07-17 10:30